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优选5篇)

时间:2014-04-03 03:4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 篇一

【导语】

本节课是关于《孔乙己》的教学,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欣赏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孔乙己》,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孔乙己的遭遇,培养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插图,让学生想象孔乙己的形象,并引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初步认识。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课文解读: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的遭遇和心理变化,并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4. 阅读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孔乙己的遭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并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6. 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听说读写综合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有些紧凑,学生的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 篇二

【导语】

本节课是关于《孔乙己》的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同情,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孔乙己》,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孔乙己的遭遇,培养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插图,让学生想象孔乙己的形象,并引发学生对孔乙己的初步认识。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课文解读: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的遭遇和心理变化,并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4. 阅读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孔乙己的遭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并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6. 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听说读写综合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有些紧凑,学生的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 篇三

说课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孔乙己》中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孔乙己的遭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讨论、分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孔乙己的遭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孔乙己》中的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分析孔乙己的遭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手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引入课题,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与学习(15分钟)

1.教师讲解《孔乙己》的背景知识,如《孔乙己》是作者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如孔乙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汉,他心地善良,但却遭受了社会的冷漠和歧视。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孔乙己的遭遇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拓展与运用(15分钟)

1.教师讲解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例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一个结局,让孔乙己得到了公平对待。

四、归纳与总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遭遇进行总结。

2.教师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孔乙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对社会的改进意见。

2.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并强调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2.教师鼓励学生对课堂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 篇四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 篇五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联系。

  《孔乙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体裁在第三、四册略有接触,第五、六册曾系统地学习小说的文体特点,本课承接已有的知识,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深入学习本文结构的安排和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备课的指导思想。

  因此我在处理这节课时本着这样两个指导思想:第一 注意线索清晰,是教材知识系统化;第二 符合普遍认识的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三、备课原则。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精华,我在备课之前本着这样几个原则:

  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2 注重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3 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4 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梯度性,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全面性。

  5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6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备课原则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

  1、

  2、 知识目标:

  1) 字词的积累,作家作品;

  2)了解小说的叙述特点。

  3)体会作品以笑写悲的艺术手法。

  3、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②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③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象。根据以上理论及我教的班级的现状,

  六、重难点。

  我把以上目标均作为重点,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确定为难点。

  七、如何突破重难点。

  那么,我是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第三,以“笑”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深入浅出情境教学的效果。

  八、确立教法学法的依据。

  以新大纲“教学中在重视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材特点为依据,采取以下教学法进行教学:

  1 分层次教学法。

  2 目标导学法。

  3 教师“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自主式”的分析归纳法。此种教学法着眼于学生的能力训练、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教学媒体:采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九、预习

  1、 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2、 勾画、圈点、作批注、摘抄名句(习惯的培养)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十、教学设想:

  1、以“笑”为突破口,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

  2、分层次教学,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 导课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他对其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这样导课的优点是这样不围绕课文内容本身,而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即塑造孔乙己形象的创作方法和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另外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期待欲,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就保持对课文内容的审美注意,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2、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 ,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除了擅长写小说,还擅长写杂文,鲁迅的杂文象匕首,象投枪,对反动派进行无情的揭露,鞭笞。因此,他对反动派左边一巴掌

,(18)右边一巴掌(81),合起来为鲁迅的出生年(1881)两巴掌加起来是(36),即鲁迅死于(1936 )年。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入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间写下的14篇小说,记忆口诀如下:

  狂人孔乙己在明天吃药,阿Q在故乡讲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为了一件小事闹了一场风波,端午节看社戏,刷的一道白光,原来是鸭的喜剧。

  3、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4、 字词教学

  5、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更增强的小说的悲剧效果。

  教学的预期效果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能体会作品以笑写悲的艺术手法。

  另外,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训练,如说话、概括、表演、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1、 作业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布置,不作统一要求。

  1) 创作课本剧,

  2) 发散性思维训练。

  3) 写作训练,

  2)题目:《孔乙己离开酒店以后……》

  《2002版孔乙己》

  要求:不改变原小说的主题,充分发挥想象,

  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

  性格。

  字数:300字以上。

  3)内容: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要求:不少于300字

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说课教案(优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