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经典3篇)

时间:2012-07-01 02:34: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吹牛皮》教案

导入:通过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吹牛皮的含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目标

1. 认识《吹牛皮》这个故事。

2. 学习并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准备

1. 故事书《吹牛皮》。

2. 用于角色扮演的相关道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吹牛皮的含义,并与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吹牛皮的认识和想法。

2. 故事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吹牛皮》这个故事,重点介绍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角色扮演(20分钟)

教师分发相关道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人物扮演,并通过对话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4. 小组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你们觉得故事中谁是最聪明的?为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等。鼓励幼儿展开思维,积极参与讨论。

5. 故事续写(20分钟)

教师提供一段开头,让幼儿继续编写故事的后续情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 故事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编写的故事续写情节。教师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醒幼儿学习吹牛皮故事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思考。

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 篇二

标题:游戏化学习《吹牛皮》教案,增强幼儿合作与沟通能力

导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一、目标

1. 认识《吹牛皮》这个故事。

2. 学习并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增强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准备

1. 故事书《吹牛皮》。

2. 相关游戏道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吹牛皮的含义,例如“吹牛大赛”,并与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吹牛皮的认识和想法。

2. 故事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吹牛皮》这个故事,重点介绍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游戏1:角色扮演(20分钟)

教师分发相关道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人物扮演,并通过对话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4. 游戏2:情景还原(20分钟)

教师将故事情节分成若干个关键场景,让幼儿进行情景还原。教师分组让幼儿合作进行,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还原,并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展示。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增强合作与沟通能力。

5. 游戏3:故事续写(20分钟)

教师提供一段开头,让幼儿继续编写故事的后续情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 游戏4:故事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编写的故事续写情节。教师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醒幼儿学习吹牛皮故事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合作与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创意。

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 篇三

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

  设计意图:

  《吹牛皮》是一首诙谐幽默、富有童趣的快板书,其中运用两只蝈蝈对话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两只蝈蝈你一言我一语吹牛的有趣形象。

  夸张且琅琅上口的语言,趣味且充满寓意的内容深得幼儿喜爱。通过本次活动,也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做个实话实说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学会快板书,并尝试进行表演。

  2、初步感受快板书中语言和节奏的特点。

  3、体会幽默的寓意,培养幼儿实话实说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快板书,并尝试进行表演。

  难点:感受快板书中语言和节奏的特点。

  活动准备: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快板片段,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快板)

  幼:快板。

  师:说快板书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呀?

  幼:快板。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快板书。(播放视频)

  【评析】通过欣赏,让幼儿充分感知什么是快板书。说快板书要用到快板。

  二、基本部分

  师:今天陈老师也来给你们说一段快板书《吹牛皮》。

  师:你猜为啥吃他俩?

  幼:他俩吹牛皮。

  师:对,谁叫他俩吹牛皮。

  师:小朋友,我问你,是谁在那儿吹牛皮?

  幼:两只蝈蝈。

  师:大蝈蝈吹牛皮说了些什么呀?

  幼:我在南山吃了一只鸡。

  师: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件)二蝈蝈怎么说的?

  幼:我在北山吃了两只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大蝈蝈服不服气?

  幼:不服气。

  师:大蝈蝈很不服气,他是怎么说的?

  幼:我在东山吃了三只狗

  师:二蝈蝈也很不服气,他又是怎么说的?

  幼:我在西山吃了四头驴。

  师:他俩谁都不服气,这回是怎么说的`?幼儿回答。

  师:他俩吹牛皮吹得正起劲,这时发生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你猜为啥吃他俩?(幼儿回答)

  【评析】通过课件,教师引导幼儿把今天要学的快板书内容学会。看着简单,其实内容很多,有数词、量词还有方位词,孩子不容易记住,需要反复说。为下面的环节打好基础。

  三、分角色说快板书

  1、师:下面老师打着快板,请小朋友们拍着手和老师一起说快板书《吹牛皮》。

  2、请几个打得好的孩子到前面来说《吹牛皮》。

  3、幼儿分男女两组比赛,男孩说时,女孩拍手伴奏,女孩说时,男孩拍手伴奏。

  4、大家一起合着说一遍。

  【评析】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学说快板书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说的打的都不错。

  四、揭露主题思想

  小朋友,你们觉得蝈蝈能吃得了它们吗?对,这对蝈蝈在吹牛皮,也就是在说大话,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他们两个牛皮吹大了,结果怎样?(被大公鸡吃掉了)

  总结:今天,这两个蝈蝈吹牛皮吹得太大了,最终没命了,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实话实说,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评析】虽然是一个有趣的快板书,但是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深刻的道理,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由于这首快板书生动有趣,易于被幼儿所接受。我应用了观察法、提问法、演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气氛也十分的活跃,由于快板书的内容较复杂,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教学艺术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发现也有不足之处:

  1、个别幼儿表现欲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可能我也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流畅性,在不爱发言的孩子身上缺乏关注性,缺乏情感的激励。这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

  2、课堂的上的灵活驾驭能力还不是很强,备课中备孩子这一环节没能掌握好,在课堂上由于快板书的内容较多,孩子们没能很好的记住,导致最后不能完整的自己说出快板书中的内容。

  3、课件的使用和上课的环节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当演示到快板书中的两个蝈蝈对话的内容时,每句话应该让孩子们多说几遍,在脑海中有个深刻的印象,也许效果会好很多。

  短短的一节课,我和孩子们完全融入了快板书之中,在今后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反思,争取不断地进步。

大班语言教案《吹牛皮》(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