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8-02-02 04:37: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一

中国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为什么我们都应该爱中国的教育。

首先,中国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教育是一种投资,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通过教育,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教育系统的庞大规模和高效率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中国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鼓励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公民。中国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德育课程和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最后,中国教育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这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扩展到了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支持。

总之,中国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道德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我们应该爱中国的教育,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机会和资源,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为中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二

中国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教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统之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首先,中国教育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教育的崛起,中国教育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竞争。中国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升学竞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教育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应对这一挑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其次,中国教育需要应对技术发展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教育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中国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科技时代的挑战。

此外,中国教育还需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中国教育需要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中国教育也面临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遇。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中国教育也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教育资源和人才。中国教育需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中国教育面临着竞争压力、技术发展的挑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诸多挑战,同时也有机遇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改革和创新,抓住机遇,解决挑战,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爱你啊中国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

  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

  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

  教学过程:

  谈话切入:

  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

  新课。

  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

  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

  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生字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语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语调、韵律、节奏等)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4、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仿写一两小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图片和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重点句子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三、 教学评价设计:

  1、 检查预习,找出生字词认读、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圈画关键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积累,丰富画面,朗读感受,激发学生自豪感。

  3、 借助拓展小练笔,仿照这首诗第2至6节写一到两节。

  四、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

  教师:

  1、 有关祖国的多媒体课件

  2、 查看学生的预习单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六、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情境,导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祖国锦绣山河,人文风情图片并欣赏配图歌曲《我爱你,中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读题。

  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写,积累词语。

  多媒体一一出示

  (1)、认读生词,读准翘舌音“妆、硕”,平舌音“瓷”。

  组词再读,直至全面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结构,指导学生书写。“脊”上面收紧,“瓷”上小下大等。

  (3)、认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怎样写才最美。

  集体交流:“渺”不要写太宽。“脊”上面的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之间要宽大、罩住下面的“月”字。师示范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4)、检查对描写景物的词语的识读与应用:

  出示词语:巍峨 银装素裹 清奇俊秀 云雾飘渺

  绚丽 盎然春色 浓妆淡抹 波澜壮阔

  a、正确识读,你认为哪个词描绘的景色美,为什么?

  b、你能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段话吗?试一试。

  2 检查朗读课文

  (1)、分小节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重点读好2-6小节的总起句,这一句要有感情。

  (3)、学生再练读几遍。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

  (2)、你对这首诗歌感受特别深的是什么?

  (3)、拿出你收集祖国图片,你在图片后写的一段对祖国产生的认识的话是什么?(先同位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4、播放课文录音,感受全文的感情基调。

  (1)、请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2)、从文中你都感受到哪些?

  (3)、全文可分为哪三个部分?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 理解想象 研读真情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

  (2)、出示课件(中国地形图)

  找出“东海、帕米尔、北国、南疆”的位置,并结合诗句感觉到什么?(祖国幅员辽阔)

  过渡语:

  祖国疆域广大,这值得我们引以为豪,教师引读本小节,特别是读好“啊,我们爱你,中国!”

  2、详细指导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正音,再练读。问;山河有何特点?圈词思考

  (2)、一一出示课件:

  借助桂林、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最具特点图片,围绕“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讲讲这里的美景,说几句话。

  (3)、学生想象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同位互说。(教师适时出示桂林、西湖资料)

  板书:山河壮丽

  (4)、指导朗读 并背诵

  “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要读的轻柔点,“黄山、庐山”读的神秘些,“长江、黄河”读的高亢有力。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互读、小组比赛读、齐读)最后在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背一背。

  (5)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展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3、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1)、出示学习要求:

  a、从3--6小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读读,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想一想:你有些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b、几个人一小组交流彼此的感受或想法。

  (2)、引导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相互补充。)  教师有选择性地参与到某个小组的交流中。

  (3)、读你喜欢的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

  4检查自学情况

  (1)、 物产丰富(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你能介绍一下吗?适时出示课件)

  多样民族(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傣族 藏族 蒙古族 喜欢哪个民族?

  灿烂文化(编钟,还有吗?)

  伟大成就(介绍你知道的)

  (2)、你最喜欢读哪个小节?读给大家听听。你觉得他读的如何?你认为应如何读?比一比,赛一赛。

  (在吟诵与感悟中,注意朗读的节奏美,韵律美。如3、4小节找到朗读的语感,注意每一小节的起句)

  (四)、品读 体味 升华真情

  (1)、爱祖国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因此,作者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

  (2)、怎么做?如何“奋发”“开拓”呢?举例说一说

  (3)、小结;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热情朗读。

  要把你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文字中。

  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赛读。

  试背:选一节试着背下来。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从--------、---------、----------、---------、----------、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六)、

  除了诗歌中描写的内容外,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仿照诗中的句式以“我们爱你”进行仿写一到两节

  我们爱你------

  【教学总结】

  本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热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一、在朗读中感受“爱”。

  教学本诗,主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感情。学生首先通过学习,了解到课文的中心是抒发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一开始,通过歌颂祖国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接着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歌颂祖国,分别是“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成就辉煌”等五个部分。最后,表达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决心。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去理解,然后,再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联想,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读出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在联想中理解“爱”

  教学这篇课文,我还注意了联想,通过联想,使学生去体会课文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教学桂林的山水,杭州的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时,让学生联想祖国优美的名胜及其特点。很多孩子能结合诗句: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教学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时,让学生联想我国著名的物产,在教学傣家竹楼时让学生联想各民族的民族特点等等。

  通过联想,更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祖国,更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在仿写中体悟“爱”

  学完了这课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构段方式来写一首《我们爱你啊,中国》。学生兴趣浓厚,除了课本中出现的“壮丽山河”、“驰名特产”、“名族特色”等,学生已冲出了课本,描写了“四大发明”、“民族乐器”、“四大名著”、“民族英雄”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按要求写好这7个生字。

  3.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4.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说一段话。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教师示范背诵,并出示课件。

  2. 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出示课题。

  4. 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爱你啊,中国”?

  5. 提问:你有这样的感受吗?能具体说说吗?

  6.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领悟。

  二.初读,检查预习

  1.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

  4.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问: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7.当场描红习字。

  8.齐读生字词。

  9.再次轻声自读课文,思考:祖国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热爱。那么,课文着重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呢?

  10.小结: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土地富饶

  历史悠久

  精神高洁

  1.听,看图片。

  2.指名交流。

  3.指名补充。

  4.齐读课题。

  5.指名回答。

  6.指名回答。

  7.指名补充。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指名评议朗读。

  4.指名读字词。

  5.指名正音。

  6.指名领读齐读。

  7.指名交流。

  8.指名补充。

  9.齐读字词。

  10。指名交流。

  11.指名补充。

  12.描红习字。

  13.交流展示。

  14.齐读。

  15.轻声自读课文,思考。

  16.指名回答。

  17 指名补充。

  精彩创意搜集信息

  渺——左中右结构,各部件要紧凑,不宜太宽。

  脊——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要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

  恢 魄 拓——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比过天地后,就有了区别。“恢”左右平齐,左瘦;“魄”右小,左部件居中;“拓”是右小祖斜孙的结构。

  作业设计实践活动

  (1)熟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3)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 篇六

  《我们爱你啊,中国》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博大辽阔、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从总体入手,感受诗歌的美。

  2、抓住重点内容,将诗歌分段。

  二、教具准备:

  《我爱你,中国》的录音磁带。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说说你听懂了哪些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我们爱你呀,中国》。你们想知道中国究竟有哪些可爱之处吗?就一起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初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行。

  (2)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上来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讨论小结:

  (全诗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

  第一段:(1)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热爱祖国。

  第二段:(2-6)我们热爱的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

  第三段:(7)祖国令我们骄傲,我们将为她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的意思。

  2、思考:这一段是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的幅员辽阔的?

  (时差、温茶、季节差)

  “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句诗在全文中起什

  么作用?

  (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由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同桌讨论并汇报。

  3、描红、临写。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