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物理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13-04-03 01:36: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透镜物理教案 篇一

引言:

透镜是光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学习透镜的原理和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成像原理。本篇教案将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透镜的基本概念

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介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光学元件,它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聚焦。

2. 透镜的主要部分:透镜由两个或多个曲面组成,其中凸透镜的两个曲面都向外凸出,而凹透镜的两个曲面都向内凹陷。

3.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规律,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4. 透镜的符号表示:凸透镜用"+"表示,凹透镜用"-"表示。

二、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凸透镜能够在其背面形成实像;当物体靠近透镜时,凸透镜能够在其正面形成虚像。

2. 凹透镜成像规律:无论物体位置如何变化,凹透镜都只能形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大小、位置与物体有关。

3.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的位置。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凹透镜的焦距为负。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透镜的特性和性质。

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物体、屏幕等。

3. 实验步骤:

a) 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和物体之间,调整物体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 将凹透镜放置在光源和物体之间,调整物体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c)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反思

透镜物理教学是实验性较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透镜的特性和应用,为更深入地学习光学打下基础。

透镜物理教案 篇二

引言:

透镜是光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学习透镜的原理和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成像原理。本篇教案将介绍透镜的应用和透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透镜的应用

1. 光学仪器:透镜是很多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显微镜、望远镜、摄影机等。它们利用透镜的成像特性来增强人眼对物体细节的观察或改变物体的观察距离。

2. 眼镜和隐形眼镜:人们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来矫正眼睛的视力问题,使得光线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

3. 光学传输:透镜在光纤通信和光导设备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扩散。

4. 医学应用:透镜在眼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如白内障手术中替代人眼晶状体的功能。

二、透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视觉辅助:透镜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觉辅助工具。

2. 眼镜时尚:随着科技的发展,眼镜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矫正视力问题,也成为时尚的一部分,透镜的款式和颜色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3. 光学传输的进步:透镜在光纤通信和光导设备中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迅速和高效,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教学设计

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透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讨论透镜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实践体验: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企业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透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透镜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反思

透镜作为光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透镜的存在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可以激发学生对光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选择的方向。

透镜物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的观察、分析揭示透镜成像的特点,把透镜分成两类,再对它们的形状共性进行探究得定义;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假设,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突出知识点,在课件制作上利用了艺术字进行处理,形象直观的表现透镜的特点。为巩固知识,设计了区分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的活动,最后通过常见的冰、水制作透镜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观察鱼缸中的金鱼,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师:(手托养有金鱼的鱼缸)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所养的金鱼,并用你的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生:……

  师:(捉一条金鱼与学生的比划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上的金鱼要小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用下面的几个小实验来进行探究。

  2新课教学

  2.1通过水杯看字等活动体验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信息。

  实验1:透过装水的透明玻璃杯看近处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把书放在水杯下,从杯口向下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2:利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看近处的字: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3:在透明塑料纸上滴一滴粘纸的胶水,透过这滴胶水看近处的字是放大的;当在这滴胶水上覆盖一层透明塑料纸后再在这滴胶水的中央,用手指轻按一下,透过这滴胶水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4:用老师提供的圆形镜片看近处的字(两类透镜各两个);一类成放大的,一类成缩小的。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

  2.2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知道透镜按成像情况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刚才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分类。老师课前将实验的现象拍成照片,制成课件,适当的时候放出来,请学生对着课件再次进行分类,增加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两类:一类能成放大的像;一类能成缩小的像。

  2.3探究两类透镜的外部特征,定义透镜的名称。

  师:其实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两种透镜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放大的像;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缩小的像。你们以镜片为代表,探究一下,成放大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成缩小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过程中老师分发被从中间切割成半圆的镜片)

  生:成放大像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成缩小像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里的透镜是从眼镜店中购买的普通老花和近视眼镜的玻璃镜片,并从镜片的中间切割成两片半圆形。)

  2.4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师:透镜是能透光的,同学们设想一下,一束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上课前没有预想到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的内容还能记得,并应用在这里,老师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介绍光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并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从而增加了环保教育。)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我们用放大镜在阳光下时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光斑处放上火柴后能把它点燃,所以我认为是会聚。

  师: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结论也对,并且它的这一实验现象也进一步表明,光在传播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同学们这会儿在课堂上,不到外面去用阳光验证他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用手电筒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猜测,并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验证自己的猜测。)

  生: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光斑变小,通过凹透镜后光斑变大。

  (老师通过激光演示仪进一步验证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并结合实验介绍出相关知识点)

  师: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作,所以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凸透镜对光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其实就是透镜的焦点。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焦距。

  2.5 整理知识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透镜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为节约版面,未按原文用艺术字图示)

  2.6以辨别、设计透镜等活动方式,深化和“活化”课堂内容。

  师:现在我手上有两副带外框的皮眼镜,现在请一位同学拿去辨别一下,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哪一副是近视眼镜?说出你的方法?

  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摸,根据中间和边缘的厚薄来区分;第二种是看近处的字,根据成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区分;第三种是放在阳光下,看它对光线的作用来区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能把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正确应用了。但是我现在手上有许多粉笔灰,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眼镜让我摸一下?

  生:……

  师:对于重要的光学元件一般不用手摸的方法来区分透镜的种类,所以我们主要提倡另外的两种辨别方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看到鱼缸中金鱼比实际的要大?

  生:鱼缸和水组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里面的金鱼有放大作用,我们看到的是放大了的金鱼的像。

  (由刚才的那位学生讲的凸透镜能使火柴点燃进一步拓展,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师:大家有没有外出旅游?特别是登山?

  生:去过。

  师:有没有见到过一种特别的警告牌与我们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是什么内容?

  生:有。请不要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

  师: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从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也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同时伴随能量的传递,能使火柴点燃,表明也能点燃干草等,容易引发火灾。

  师:(借学生的话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除了老师刚才教你们做的一些透镜外,你们讨论一下,还能用哪些材料制作透镜?

  生: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透镜。可以把透明塑料纸的四角用线吊着,把中间倒水,制作水透镜。……

  师:(对学生的想法大加赞赏和肯定)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生:……

透镜物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进行新课

  [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然后两相对比

  [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

  (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透镜。)

  [师]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透镜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师]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这体现在用不同的凸透镜做上述实验时,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课件演示光路图)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

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

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路图)。

  从光路图出发我们来研究几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走向

  (分别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线恰好通过光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学过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发画出逆向射入的光线光路图)。

  动手动脑学物理1、2小题作为课堂练习。

  作业:物理套餐的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章透镜及其作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2.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物理教案 篇五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对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

  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难点分析

  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如下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和凹。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2、通过实验,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3、总结

  研究两种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可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透镜物理教案 篇六

  课型:新授课 设计人: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知识与技能:了 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以及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

  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预习: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 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的是 透镜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

  二、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1.照相机: 想想做做

  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 的像,回答:问题1.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投影仪:

  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了解其构造问题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 的人物相比);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镜:

  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问题3: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小结: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在胶片上,成___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镜 ,使屏幕上成 像。 3、放大镜成 像。

  三、训练与检测:

  1、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 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像。

  3、 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 (填“大”或“小”),这 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像。

  4、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 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 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 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 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 )

  A. 凹透镜 B . 平面镜 C. 幻灯机 D. 照相机

  9、 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平行玻璃砖

  10、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能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自我点评:

透镜物理教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