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实用3篇】

时间:2015-08-02 04:25: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支山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学习并掌握《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支山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介绍。

2.《打支山歌过横排》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支山歌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支山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如起源地、演唱形式、表达内容等。

Step 2:学习歌词和曲调(20分钟)

教师向学生逐句教唱《打支山歌过横排》的歌词,并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意思。然后教授曲调,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Step 3:整合歌词和曲调(30分钟)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其他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指挥员负责协调节奏和指导演唱。学生们通过合作演唱,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Step 4:合唱演练(20分钟)

每个小组进行合唱演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整音量、节奏等方式提高演唱效果。

Step 5: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各小组轮流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支山歌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乐器伴奏《打支山歌过横排》。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支山歌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并学习了《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通过合作演唱,学生培养了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支山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习并理解《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歌曲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

1.支山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介绍。

2.《打支山歌过横排》歌曲的意义解读和欣赏。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支山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支山歌在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Step 2:学习歌词和意义解读(20分钟)

教师向学生逐句解读《打支山歌过横排》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

Step 3:欣赏与讨论(30分钟)

教师播放《打支山歌过横排》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欣赏音乐,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如歌曲的节奏、旋律、表达方式等。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Step 4:创作与表演(30分钟)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或旋律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支山歌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作品。

Step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和表演。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向其他班级或学校展示他们的作品。

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支山歌曲,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2.学生可以尝试将支山歌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支山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理解了《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歌曲的意义。通过欣赏和创作,学生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篇三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兴国山歌,全曲2/4拍,一段体歌曲,情绪高昂嘹亮,具有兴国山歌的特有风格,本节课对中国民歌中的山歌体裁进行教学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资源的整合。本节课的教授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鉴赏能力,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也已经日趋成熟,故在课堂中不愿表现参与活动的能力就不够积极,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引导和调动。也就对教师在知识的传达准确度和掌控学生的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这节课中重点以教唱歌曲为主,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即兴编词套入刘山姐中“敬茶歌”的一个片断引出中国民歌体裁之一的山歌,教师通过范唱直观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以歌曲体裁的不同进行民歌基础知识的补充说明,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歌曲学习,通过教授示范法,让学生直观的接受知识并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面对面的传递给对方体现现场感染力。如:“开腔调”的演唱和整个乐句的演唱以及装饰音和波音的演唱等。第三环节是拓展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用“开腔调”作为活动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可在这句中加入不同的形式演唱。如:“对唱”男女分组演唱,要求提高声音唱“开腔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山歌的特点,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最后利用地方的特有资源进行即兴的歌曲创编环节结束本节课。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