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教学设计(经典3篇)

时间:2018-01-09 04:48: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穷人》的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穷人的生活现状,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学习如何帮助穷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穷人的生活现状;

2. 如何帮助穷人。

教学准备:

1. 《穷人》的文本材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关于穷人生活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穷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学生阅读《穷人》的文本材料,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穷人的生活现状。

3. 讨论与分享(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穷人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穷人,并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4. 小组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帮助穷人的行动计划。每个小组需要考虑到穷人的具体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每个小组需要展示他们的行动计划,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议。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提醒学生,真正的帮助穷人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关注。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穷人问题的调研报告,并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教学延伸:

1. 邀请社会工作者或慈善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穷人问题,并分享他们的帮助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慈善机构或穷人社区,让学生亲身感受穷人的生活,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穷人的生活现状,还能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并且,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可以锻炼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到如何帮助穷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公民。

《穷人》的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穷人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社会因素,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 探讨穷人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 穷人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社会因素;

2. 探讨穷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

1. 《穷人》的文本材料;

2. 计算机和互联网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和统计图表,让学生了解穷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学生阅读《穷人》的文本材料,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穷人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社会因素。

3. 小组讨论(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穷人问题的解决方案。每个小组需要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其可行性和实施方法。

4. 小组展示(2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解决穷人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和长期努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为改善穷人的生活做出实际贡献。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穷人问题解决方案的详细计划,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步骤。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穷人问题,比较不同地方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和分析。

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慈善募捐等,亲身感受穷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做出实际贡献。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穷人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社会因素,还能培养社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可以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能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公民。

《穷人》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导入课文

  我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走上讲台,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教学思路及教程设计

  这一内容我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占带面的导读法,帮助学生读懂全文。

  学习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响效果的课文录音把学生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听配乐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桑娜此时心理活动传神的写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号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说明这样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并指出这正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具体表现。这样,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训练重点,而且学以致用,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

  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全文教学完毕,在此解决第一段设下的疑问:为什么这间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使学生认识到,是因为主妇桑娜的勤劳能干,更主要的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还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温情!

  这一环节教学使学生深刻地领会了全文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写作特色,并强化了重点训练项目。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头昏脑胀感受文中核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行文思路和独具匠心的写作特色。

  三、结束课文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定‘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及其说明文字。

《穷人》的教学设计(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