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篇一
【标题】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蚂蚁及其运粮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本关于蚂蚁的图书。
2. 蚂蚁模型或图片。
3. 一些食物颗粒,如面粉、糖等。
4. 幼儿园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模型或图片,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2.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说出蚂蚁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二、呈现(10分钟)
1. 通过阅读图书,向幼儿介绍蚂蚁的运粮习性。
2. 展示一些食物颗粒,如面粉、糖等,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蚂蚁运粮的行为。
三、实践(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蚂蚁和蚂蚁窝。
2. 在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上,设置一条“蚂蚁道路”,让幼儿模仿蚂蚁运粮的情景。
3.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食物颗粒,让他们在“蚂蚁道路”上运粮。
四、总结(5分钟)
1. 引导幼儿回顾当天的活动,让他们说出自己在模仿蚂蚁运粮时的感受和体会。
2. 结合活动内容,向幼儿总结蚂蚁的运粮习性。
【教学延伸】
1. 带领幼儿观察蚂蚁在自然环境中的运粮情景。
2. 通过手工制作蚂蚁窝和蚂蚁,进一步加深对蚂蚁的认识。
【板书设计】
蚂蚁运粮
观察蚂蚁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模仿蚂蚁运粮的行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认识蚂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模仿蚂蚁运粮的情景中,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通过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对蚂蚁的认知,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篇二
【标题】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蚂蚁并了解它们的运粮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本关于蚂蚁的图书。
2. 蚂蚁模型或图片。
3. 一些食物颗粒,如面粉、糖等。
4. 幼儿园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模型或图片,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2.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说出蚂蚁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二、呈现(10分钟)
1. 通过阅读图书,向幼儿介绍蚂蚁的运粮习性。
2. 展示一些食物颗粒,如面粉、糖等,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蚂蚁运粮的行为。
三、实践(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蚂蚁和蚂蚁窝。
2. 在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上,设置一条“蚂蚁道路”,让幼儿模仿蚂蚁运粮的情景。
3.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食物颗粒,让他们在“蚂蚁道路”上运粮。
四、创作(15分钟)
1. 引导幼儿用废纸板和彩纸制作蚂蚁窝和蚂蚁。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蚂蚁窝和蚂蚁。
五、展示(10分钟)
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蚂蚁窝和蚂蚁。
2. 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创作过程和设计理念。
【教学延伸】
1. 带领幼儿观察蚂蚁在自然环境中的运粮情景。
2. 鼓励幼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蚂蚁窝和蚂蚁。
【板书设计】
蚂蚁运粮
观察蚂蚁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模仿蚂蚁运粮的行为
创作属于自己的蚂蚁窝和蚂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认识蚂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模仿蚂蚁运粮的情景中,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通过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对蚂蚁的认知,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篇三
蚂蚁运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2--3岁的幼儿由于大脑神经发育得还不完全,手脚协调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经观察,我发现我班幼儿对爬比较感兴趣,在平时的活动中,他们也很喜欢爬.根据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结合本阶段的“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运用蚂蚁爬着行走的特点,让幼儿学习蚂蚁爬的动作,我选用了“蚂蚁运粮”的游戏活动.通过蚂蚁学“找食”的本领,练习幼儿的手膝着地爬和跨的动作.“蚂蚁”这一形象,幼儿比较熟悉,也非常的喜欢,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蚂蚁”爸爸的身份参与活动,并创设一种蚂蚁爸爸和宝宝一起找食物的情景,这非常符合托班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情感,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个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发展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跨的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尝试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练习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跨过10厘米的障碍物.
四:设计亮点
1.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托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看老师示范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直接获得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跨的.技能,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学准备:蚂蚁头饰若干.糖果若干.轮胎若干.磁带.
2.做操
小蚂蚁们你们好,今天的天气真好,和爸爸一起来做做操,出来锻炼一下身体好吗?我们出来的时候要先跨过家门槛,跨的时候要把脚抬高点,小心别摔交.
3.引出主题
我的宝宝们真能干,做的可真好,现在我们的肚子都饿了,妈妈带你们去找东西吃好吗?
(二)基本部分
1.讲解示范
我们到那边的地上去找好吗?爸爸要爬着到那边去,先看爸爸是怎么做的,把2个膝盖着地,然后2个手也按在地上,爬啊爬的去找东西吃,找到好吃的东西后再爬回来,爬到家门口,然后再跨过门槛,带着糖在家里休息会.看懂妈妈是怎么找东西了吗?
2.幼儿操作
1.讲解示范
A请个别幼儿游戏
下面妈妈请一个能干的宝宝来找找看,爸爸看他学会了没有.教师在旁指导
B请全体幼儿游戏
下面妈妈请宝宝们跟着爸爸一起去找东西,宝宝们要跟着爸爸爬,不能爬远了,懂了吗?
(三).结束
部分宝宝们找东西找的全身都是泥.现在我们来洗洗澡吧.爸爸请宝宝们带着糖到那边去晒晒太阳,休息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