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趣味的尾巴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6-07-07 09:15: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班趣味的尾巴教案 篇一

尾巴是幼儿园小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尾巴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下面是一堂趣味的尾巴教案,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尾巴的认识。

一、目标:

1. 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

2. 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准备工作:

1. 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包括有尾巴和没有尾巴的动物。

2. 准备一块布或者纸板,用于制作尾巴。

3. 准备一些彩色纸和剪刀。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用手指指向自己的尾巴,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尾巴”。然后,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动物的尾巴。

2. 制作尾巴: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块布或者纸板,让他们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自己喜欢的尾巴。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游戏一:尾巴接力赛。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教师用胶带或者绳子在教室的一侧画出起点线和终点线。每名代表将自己制作的尾巴固定在身上,站在起点线上。开始比赛后,每名代表用尾巴接住地上的纸球,然后跑到终点线并将纸球放入篮子里。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4. 游戏二:找尾巴。教师将不同的动物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其中有些动物没有尾巴。教师让孩子们找出有尾巴的动物,并用指纹或者颜色标记出来。然后,教师让孩子们找出没有尾巴的动物,并用手指指向它们。

5. 游戏三:尾巴匹配。教师将动物的尾巴图片和动物的身体图片分开展示给孩子们。然后,教师让孩子们将尾巴和动物的身体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说出匹配的规则和原因。

四、总结:

通过这堂趣味的尾巴教案,幼儿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了不同动物的尾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趣味的尾巴教案 篇三

幼儿园小班趣味的尾巴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动物尾巴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连贯、流畅的语言描述。

  2、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一张,录音磁带一盒,动物的'贴绒教具若干,动物头饰若干。

  2、事先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一: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图上有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

  2、它们看见了小鱼,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游来游云呢?(引出故事题目)。

  3、借助贴绒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

  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

  蜜蜂的尾巴为什么像把尖刀?

  那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提问:你觉得小鱼、大马、蜜蜂、猴歌、松鼠的尾巴都有什么用途呢?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二:表演故事

  1、两位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和小松鼠。

  2、幼儿扮演小动物表演,注意表现角色的动作及神态。

  活动三: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思考:

还有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呢?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逃生用,孔雀的尾巴能打开,可吸引异性等。)

  2、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

  3、请幼儿自由组合,把续编的故事随着音乐讲给大家听。

  各领域的渗透:

  1、科学领域:动物尾巴的功能。

  2、健康领域: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3、生活中的渗透:抓住良好的契机,向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4、家庭教育:请家长在家中进行动物尾巴的教育。

幼儿园小班趣味的尾巴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