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防拐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他们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欺骗和诱导,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拐骗事件的发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拐骗,明白拐骗的危害性;
2.学会识别陌生人,并知道该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3.学会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并知道该找谁寻求帮助;
4.学会拨打紧急电话,并知道该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
5.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如何识别陌生人;
2.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3.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方法;
4.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有关拐骗的教育视频,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拐骗,明白拐骗的危害性。
2.学习识别陌生人(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幼儿介绍陌生人的特征,如陌生人的衣着、外貌、行为等。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通过观察和辨认,学会识别陌生人。
3.学习与陌生人保持距离(10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的重要性,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模拟与陌生人接触的场景,学会保持距离的方法。
4.学习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寻求帮助的方法,如寻找安全的人群、寻找警察或保安等。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场景,锻炼他们的应对能力。
5.学习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紧急电话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向幼儿介绍如何拨打紧急电话。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模拟拨打紧急电话的场景,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
6.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习拐骗防范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后,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复习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相关的安全教育。
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二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防拐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他们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欺骗和诱导,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拐骗事件的发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拐骗,明白拐骗的危害性;
2.学会识别陌生人,并知道该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3.学会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并知道该找谁寻求帮助;
4.学会拨打紧急电话,并知道该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
5.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如何识别陌生人;
2.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3.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方法;
4.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有关拐骗的教育视频,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拐骗,明白拐骗的危害性。
2.学习识别陌生人(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幼儿介绍陌生人的特征,如陌生人的衣着、外貌、行为等。然后,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通过观察和辨认,学会识别陌生人。
3.学习与陌生人保持距离(10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的重要性,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模拟与陌生人接触的场景,学会保持距离的方法。
4.学习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遇到陌生人时应该寻求帮助的方法,如寻找安全的人群、寻找警察或保安等。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时寻求帮助的场景,锻炼他们的应对能力。
5.学习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紧急电话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向幼儿介绍如何拨打紧急电话。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模拟拨打紧急电话的场景,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
6.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习拐骗防范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后,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复习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相关的安全教育。
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启发幼儿不能单独行动。
4、懂得道理,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一节课
课前准备: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2、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约法三章。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伪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六)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2、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对防拐骗防走失的重视。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关于防拐骗走失的ppt课件,情景视频。
2、请客人老师扮演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组织幼儿去超市,走到超市门口时,教师假装接电话说有事离开一会。并叮嘱幼儿不要乱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客人老师拿着糖果贴纸玩具,充当陌生人过来假装问路说,哎!小朋友,你们知道新宏幼儿园在哪吗?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师只给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请求孩子帮忙带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儿园。
3、另一位客人老师将拐骗演练情景录成视频作为案例放到课上讲解。
二、结合视频,讲述走失及被拐骗的.事例
师:被拐骗的小朋友,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呢?他们会遇到哪些遭遇呢?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防拐骗防走失知识。
四、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的走失经历及处理办法。
五、小结
告诉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要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骗、被绑架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防拐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每天我们要坐车,每天我们要过马路,我们天天和马路打交道,熟悉交通知识对我们很重要!因此,我们对幼儿展开了“交通安全我知道”活动。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建立交通安全意识,切实保护幼儿的交通安全。同时我们为了增强每一位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提高孩子的防拐骗意识,我们本学开展安全主题活动《陌生人,我不跟你走》的活动。
二、总体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知道什么是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4、家园联系,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时刻有防拐骗的安全意识。
三、主要任务
1、教师应该结合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向幼儿讲解常见的交通事故的原因。引起幼儿的重视,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认识斑马线、红绿灯、交警、机动车道等交通信号。
3教育幼儿正确的过马路方式,知道要拉着大人,不能独自一人走。
4、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志。
5、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将自己的信息告诉他。当遇到陌生人时有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6、配合幼儿园进行“防拐骗演练活动”,增加家长及孩子的安全意识。
7、家园联系,增强家长的“防拐骗”知识。
四、实施阶段
本月的活动主要有四个阶段,按每周次来进行完成。
(一)第一阶段(4.5——4.15)
交通安全活动:我会安全过马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知道过马路的时候要拉着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
(二)第二阶段(4.18——4.29)
1、防拐骗活动:陌生人,我不跟你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将自己的信息告诉他。
(2)当遇到拐骗危险时有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2、4.28我园开展“防拐骗”演习活动
(三)第三阶段
对以上三次活动的总结,并详述这几次活动的优劣,分析孩子对这些活动的掌握程度,和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安全意识,如何做到家园共育,将交通安全和防拐骗活动深植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