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篇一
标题: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性
导语:感恩是一种美德,培养孩子感恩之心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教案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教学,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理解感恩的含义,并从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了解感恩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孩子感恩的态度,学会感谢他人的帮助。
3.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理解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
1. 感恩的概念引导
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感恩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2. 感恩的表达
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表达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感恩之情,可以是画画、写信、制作手工等形式。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表达的意义。
3. 感恩的行动
在教室或学校内设置一个感恩的角落,让孩子们在这个角落写下对家长、老师、朋友等的感恩之情,或者在感恩的角落里放置一个感恩箱,让孩子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感恩之心写在纸条上放进去。
4. 感恩的游戏
设计一些感恩的游戏,比如“捉迷藏”,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感恩”的卡片,然后读出上面写的感恩对象,一起讨论为什么要感恩这个人。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感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在活动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互动性的环节,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参与,比如增加感恩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感恩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感恩的角落里写下的话语,了解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发展,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培养感恩之心。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篇二
标题: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价
导语: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教案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评价其对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效果。
一、实施策略
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和材料。
2. 多媒体引导: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感恩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活动设计:设计一系列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感恩的过程,如感恩的表达、感恩的行动、感恩的游戏等。
4. 角色扮演:引导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感恩的过程,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
二、效果评价
1. 学习成果观察: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理解感恩的概念,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恩之情,以及是否能够根据活动要求积极参与。
2.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感恩的角落里写下的话语,了解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是否有表现出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并根据反馈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
4. 学业成绩提升:感恩教育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品德发展,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通过对学习成绩的观察和对比,评估感恩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
通过上述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感恩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师的指导,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还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共同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篇三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许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口渴的蚂蚁
2、音乐:感恩的心
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1、分段欣赏,了解故事情节(欣赏第一段)今天孙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蚂蚁碰到了什么困难?那你知道什么是口渴吗?小蚂蚁口渴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口渴)后来小蚂蚁有没有喝到水呢?(幼儿体验喝到水时的心情)提问:那一滴水是哪来的呢?(幼儿讨论)(欣赏第二段)提问: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姑娘为什么流泪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姑娘呢?
(欣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办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因为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办法帮助了小姑娘。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助以后,他也能想办法主动去帮助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明、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在我们生活中,你又被谁关心过,被谁帮助过呢?(幼儿讨论)在家里你被谁关心过、帮助过,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你的?在幼儿园,谁又来关心帮助我们小朋友呢?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铺床、叔叔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2、小结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帮助着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那你们就将感谢的方法画在这张卡片上,制成一张精美的感恩卡,送给你们想要感谢的人,好吗?
(1)集体交流
(2)画出感谢的方法
(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伸:
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心、帮助别人。
附故事:口渴的蚂蚁
有只蚂蚁口渴了,它到处找水喝,可就是找不着。突然,就在蚂蚁要渴死的时候,一大滴水落了下来。蚂蚁喝了水得救了。这滴水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哭泣的年轻姑娘的泪水。蚂蚁抬起头,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坐在一大堆种子前。"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蚂蚁问道。"我是一个巨人的囚犯",姑娘告诉蚂蚁,"这一大堆种子里夹杂有谷子、大麦、黑麦的种子,我必须把他们分开,捡成三堆,他才肯放我走。""这需要你一个月的时间哪"蚂蚁看了看堆得像山一样的种子说道。"我知道"姑娘哭着说:"如果我明天还不能把它分完,巨人就会把我当作他的晚餐吃掉。""不要哭"蚂蚁说,"我和我的朋友会帮助你的。"很快,成千上万只蚂蚁忙碌起来,将这些种子按类分成三堆。第二天早晨,巨人看到分派给姑娘的活干完了,就把她给放了。就这样,这个姑娘的.一滴泪不但救了蚂蚁,还救了她自己的命。
活动反思:
在连续三次反复试上的过程中,这一节课得到了完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目标达成率较高。活动中,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精练了,采用了发散式提问,让幼儿能自由的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在幼儿为主体这一观点,活动环节紧凑了,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体验到了被帮助后的感受,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我觉得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观察,随机应变,给予幼儿语言提示或帮助,既要尊重幼儿,又不死备教案,具有应变能力,推动幼儿思路的发展。这次的教学活动效果比较好!
小百科:感恩,
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