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6-02-07 01:49: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一

在小班幼儿园里,美术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可以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堂关于颜色的美术课,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理解不同的颜色。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认识常见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 培养孩子们对颜色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颜色。

教学准备:

1. 不同颜色的纸张或卡片。

2. 彩色铅笔或蜡笔。

3. 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具有不同颜色。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导孩子们讨论并描述它们的颜色。例如,展示一个红色的苹果,问孩子们:“这是什么颜色的苹果?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并与他们一起讨论不同的颜色。

2. 学习(15分钟):

给每个孩子发放不同颜色的纸张或卡片,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每个颜色。鼓励他们使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颜色,如“红色像火一样热烈”,“蓝色像天空一样宽广”。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他们的词汇,并提供一些形容词的例子。

3. 实践(20分钟):

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选择一个物品,然后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画出这个物品的颜色。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物品并选择合适的颜色。鼓励孩子们用多种颜色来画,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总结(10分钟):

请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画的作品,并描述他们选择的颜色。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总结他们所学到的颜色,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每个颜色的特点。

延伸活动:

1. 准备一个颜色卡片游戏,让孩子们通过选取正确的颜色卡片来巩固所学的颜色知识。

2. 观看一些关于颜色的动画片或故事书,并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其中的颜色。

通过这堂关于颜色的美术课,孩子们可以学习和掌握不同的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和描述物品的颜色,孩子们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二

在小班幼儿园里,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堂关于形状的美术课,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理解不同的形状。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认识常见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孩子们对形状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形状。

教学准备:

1. 不同形状的纸板或卡片。

2. 彩色铅笔或蜡笔。

3. 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具有不同形状。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导孩子们讨论并描述它们的形状。例如,展示一个圆形的苹果,问孩子们:“这个苹果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其他什么东西是圆形的?”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并与他们一起讨论不同的形状。

2. 学习(15分钟):

给每个孩子发放不同形状的纸板或卡片,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每个形状。鼓励他们使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形状,如“圆形像太阳一样明亮”,“方形像建筑物一样稳固”。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他们的词汇,并提供一些形容词的例子。

3. 实践(20分钟):

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选择一个物品,然后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画出这个物品的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物品并选择合适的形状。鼓励孩子们用多种颜色来画,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总结(10分钟):

请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画的作品,并描述他们选择的形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总结他们所学到的形状,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每个形状的特点。

延伸活动:

1. 准备一个形状卡片游戏,让孩子们通过选取正确的形状卡片来巩固所学的形状知识。

2. 观看一些关于形状的动画片或故事书,并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其中的形状。

通过这堂关于形状的美术课,孩子们可以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和描述物品的形状,孩子们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三

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

  目标:1、用“系鞋带”法(即交叉打结法)制作“蜜蜂”、“小老鼠”。

  2、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感知、理解、学习。

  3、愿意从同伴、、老师那里学习制作方法。

  准备:1、每人一块折布(或手帕)。

  2、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已学会用折布变“兔子”的方法。

  过程:1、感知制作方法,激发制作兴趣。

  (1)教师出示折好的蜜蜂,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来了,小蜜蜂在花丛中找朋友,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小朋友你能来帮帮它吗?

  (2)老师与幼儿进行讨论:这只蜜蜂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3)老师与幼儿边讨论边尝试进行制作。(先将折布折成长条,抓住两边的“耳朵”交叉成小兔子,再用兔子

一只耳朵钻洞洞,最后拉住两只耳朵向外一拽就成了一只蜜蜂)

  (4)出示折好的小老鼠,请幼儿说说它与蜜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蜜蜂身体两边一样长;小老鼠头小、尾巴长)。

  2、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

  ①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尝试从同伴、老师那里得到帮助。

  ②帮助能力强的幼儿感知蜜蜂要在折布的中间打结,折小老鼠则在折布饿一边打结。

  3、评析活动。

  (1)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2)让幼儿自由地和自己折出来的小动物玩一玩,体验成功感。

我会变小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