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5-03-05 01:22: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变了变了》绘本故事书。

2. 一些常见的事物,如水、冰、纸、玩具等。

3. 幼儿园小班教室。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纸,并问他们这张纸有什么特点。

- 引导幼儿们观察纸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 故事讲述(10分钟):

- 教师向幼儿们讲述《变了变了》这个故事,讲述中要突出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 引导幼儿们仔细听故事,并提问他们对故事中的变化和原因的理解。

3. 实物观察(15分钟):

- 教师逐一展示水、冰、纸、玩具等事物,并让幼儿们观察它们的特点。

- 引导幼儿们说出这些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并与故事中的变化进行对比。

4. 小组活动(20分钟):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组事物。

- 让幼儿们观察事物的特点,并讨论它们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 引导幼儿们合作完成一份小组活动报告,报告中包括他们对事物变化和变化原因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

-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教学内容,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 鼓励幼儿们积极思考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6. 温故知新(5分钟):

-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们的互动游戏,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 可以通过问答、拼图等方式,巩固幼儿们对事物变化和变化原因的理解。

《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一些常见的事物,如水、冰、纸、玩具等。

2. 幼儿园小班教室。

3. 颜料、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纸,并问他们这张纸可以变成什么。

- 引导幼儿们发散思维,说出他们想象中的纸的变化。

2. 实物观察(10分钟):

- 教师逐一展示水、冰、纸、玩具等事物,并让幼儿们观察它们的特点。

- 引导幼儿们说出这些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并与他们想象中的纸的变化进行对比。

3. 手工制作(20分钟):

-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颜料、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想象中的纸的变化。

- 鼓励幼儿们发挥创造力,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

- 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让他们向其他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制作过程。

- 引导幼儿们互相欣赏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5分钟):

-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教学内容,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 鼓励幼儿们积极思考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6. 温故知新(5分钟):

-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们的互动游戏,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 可以通过问答、拼图等方式,巩固幼儿们对事物变化和变化原因的理解。

《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三

《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我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精神。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您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教师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杯子里,在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

个被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①木耳变大了。

  ②木耳变小了。

  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因为它喝水就会长大了。向我们一样吃吃就长大了。水把空空的里面填满了……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想象的火花。)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验证。

  (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

  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变大,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感受欣赏菊花在杯中开放,引起幼儿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变大的感知理解。)

《变了变了》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