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4-01-05 02:42: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篇一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小鸭找妈妈

引言:

儿歌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儿歌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教案以小鸭找妈妈为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小班幼儿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小鸭找妈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认识和学习歌曲中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歌曲《小鸭找妈妈》的录音带或音乐播放设备。

2. 绘本《小鸭找妈妈》。

3. 小鸭和妈妈的图片或玩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幼儿聊天,询问他们是否见过小鸭和妈妈,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教师播放歌曲《小鸭找妈妈》,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小鸭找妈妈》,让幼儿仔细听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 歌曲学唱:教师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动作学唱。

4. 歌曲练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重复多次,逐渐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5. 歌曲表演:幼儿分组表演歌曲《小鸭找妈妈》,可以使用绘本或图片,让幼儿模仿小鸭和妈妈的动作和表情。

6. 创作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发表对歌曲的感受和想法,可以画画、编故事等。

7. 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延伸:

1. 家园共育:将歌曲《小鸭找妈妈》制作成歌谱,发放给幼儿带回家,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学唱,加强家园合作。

2. 扩展活动:让幼儿自己编一段歌词,加入到歌曲中,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篇二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小鸭找妈妈

引言:

儿歌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儿歌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教案以小鸭找妈妈为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小班幼儿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小鸭找妈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认识和学习歌曲中的动物形象,培养幼儿的动物认知能力。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歌曲《小鸭找妈妈》的录音带或音乐播放设备。

2. 绘本《小鸭找妈妈》。

3. 小鸭和妈妈的图片或玩具。

4. 动物形象的贴纸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幼儿聊天,询问他们是否见过小鸭和妈妈,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教师播放歌曲《小鸭找妈妈》,让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手。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小鸭找妈妈》,让幼儿仔细听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 歌曲学唱:教师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动作学唱。

4. 动物认知:教师出示动物形象的贴纸或卡片,让幼儿辨认并说出动物的名称,如鸭子、猫、狗等。

5. 歌曲练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重复多次,逐渐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6. 歌曲表演:幼儿分组表演歌曲《小鸭找妈妈》,可以使用绘本或图片,让幼儿模仿小鸭和妈妈的动作和表情。

7. 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延伸:

1. 家园共育:将歌曲《小鸭找妈妈》制作成歌谱,发放给幼儿带回家,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学唱,加强家园合作。

2. 扩展活动:让幼儿用纸板和贴纸制作小鸭和妈妈的形象,进行手工创作。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篇三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活动目标

  ○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

  互动问题:

  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

  互动问题:

  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互动问题:

  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

  互动问题:

  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

  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建议

  ○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

  ○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

  一只鸭,两只鸭,

  三只小鸭找妈妈,

  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

  妈妈急得嘎嘎嘎,

  到处喊,到处找,

  究竟小鸭去哪了?

小鸭找妈妈: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