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认识物体的弹性》优秀教案 篇一
标题:通过游戏认识物体的弹性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概念和物体特性。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自触摸、感受和体验物体的弹性,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一、目标:
1. 学习并理解物体的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2. 通过游戏体验,加深对物体弹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不同材质的球、橡皮筋、弹簧等物体。
2. 游戏道具:篮球、小球、弹力球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的物体,如球、橡皮筋、弹簧等,并让他们触摸和描述物体的特点。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
2. 游戏一:“弹力球之旅”(15分钟):
将弹力球递给孩子们,让他们观察球的形状,并感受球的弹性。然后,让孩子们将弹力球抛向地面,观察球的反弹情况。通过观察和实践,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弹力球具有较高的弹性,能够在受力后迅速恢复原状。
3. 游戏二:“投篮比赛”(20分钟):
将篮球和小球准备好,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投篮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感受不同球的弹性特点,比较投篮时受力与反弹的情况。通过比赛,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弹性的认识。
4. 游戏三:“橡皮筋弹跳”(15分钟):
将橡皮筋准备好,让孩子们用手指夹住橡皮筋的一端,然后拉紧再松开,观察橡皮筋的弹跳情况。通过实践和观察,让孩子们理解橡皮筋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在拉紧后迅速恢复原状。
5. 总结(5分钟):
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亲自体验了物体的弹性特点,加深了对物体弹性的认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和感受,总结物体弹性的特点。
篇二
标题:用弹簧认识物体的弹性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物体的弹性。本节课中,我们将以弹簧为例,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物体的弹性特点,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目标:
1. 学习并理解物体的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物体弹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弹簧(不同材质和大小的弹簧)。
2. 实验器材:弹簧挂钩、木块、重物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材质和大小的弹簧,并让他们触摸和感受弹簧的特点。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弹簧有什么不同之处。
2. 实验一:“弹簧的拉伸”(15分钟):
将一个较小的弹簧挂在弹簧挂钩上,然后用手拉伸弹簧,观察弹簧的变化。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发现弹簧在受力后会变长,但一旦停止拉伸,弹簧会迅速恢复原状。
3. 实验二:“弹簧的挤压”(20分钟):
将一个较大的弹簧放在木块上,然后在弹簧上放置重物,观察弹簧的变化。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发现弹簧在受力后会被挤压变形,但一旦停止挤压,弹簧会迅速恢复原状。
4. 实验三:“弹簧的振动”(15分钟):
将一个较长的弹簧悬挂在支架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扳动弹簧,观察弹簧的振动情况。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发现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在受力后迅速恢复原状。
5. 总结(5分钟):
通过实验和观察,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弹簧的弹性特点,加深了对物体弹性的认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感受,总结物体弹性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认识物体的弹性》优秀教案 篇三
幼儿园大班《认识物体的弹性》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方法】
尝试教学法。
【活动准备】
1.大型玩具弹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手表带、袜子、带弹性的衣服等等)。
3.字卡(弹性)。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在室外玩大型玩具弹跳垫之后,进入室内坐好
师:(提问)1.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自由发言)
二、幼儿自由探索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1.请幼儿准备好有带弹性的物体,重视幼儿的发现。
师:你们面前摆放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提问后幼儿自由发言)
2.鼓励幼儿再尝试一次,巩固对弹性特征的感觉。
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刚才没有玩到的东西,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指导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东西真有趣,用力压或拉它时,它会变形,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3.请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
三、比较尝试,巩固弹性概念
1.出示一些有弹性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让幼儿尝试、比较。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与刚才不一样的物体,请你们再去试一试,把新的.发现告诉我。(自由发言)
小结:有的物体能变形但不能还原,有的物体不能变形,所以它们没有弹性。
2.请幼儿把有弹性与没有弹性的物体分家,分别放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筐子里。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和理解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有弹性的物体?(自由发言)
五、小结内容,游戏结束
1.小结: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又学会了许多知识,知道了用力拉或压物体会改变形状,手一松物体又恢复原状的现象叫弹性,还明白了弹性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2.游戏“走迷宫”,幼儿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