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一:了解垃圾和垃圾分类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垃圾。
2. 培养幼儿关注垃圾分类的意识,形成积极的垃圾分类习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幼儿专用垃圾桶。
2. 材料:各种垃圾模型(纸张、塑料瓶、果皮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垃圾桶,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幼儿回答:“垃圾桶。”老师再问:“为什么有垃圾桶呢?”幼儿思考后回答:“因为要扔垃圾。”老师再进一步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吗?”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垃圾的认识。
2. 学习(20分钟)
(1)通过观察垃圾分类图示,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并解释每种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垃圾模型,并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模型的特点。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将垃圾模型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3. 实践(20分钟)
(1)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每组拿到一些垃圾模型,要求幼儿根据分类图示将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比赛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答案,强化幼儿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2)幼儿在游戏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实践。他们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同时老师也提供一些垃圾供幼儿分类。
4. 总结(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二:垃圾分类游戏与手工制作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强化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垃圾分类游戏卡片、幼儿专用垃圾桶、手工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
2. 材料:废纸、废塑料瓶、废纸盒等可回收垃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提问:“你们还记得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吗?”幼儿回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老师再问:“你们觉得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游戏(20分钟)
(1)老师将垃圾分类游戏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图示将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答案,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
(2)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垃圾分类竞赛。每组拿到一些垃圾,要求幼儿根据分类图示将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比赛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答案,并宣布获胜组。
3. 手工制作(20分钟)
(1)老师给幼儿展示一些废物,如废纸、废塑料瓶、废纸盒等,然后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废物变废为宝。
(2)幼儿使用手工材料,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废物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如废纸做成小动物、废塑料瓶做成花瓶等。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向其他小组分享制作过程和意义。老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再次强化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5. 总结(10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鼓励幼儿继续发挥创造力,将废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三
活动目标
增进分类的概念。
认识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垃圾。
活动准备
儿歌读本、儿歌掛图、互动式教育光碟、宝贝学习单。
垃圾车音乐、垃圾袋、大纸箱、垃圾桶、一般垃圾、资源(回收)垃圾、呼拉圈、垃圾图片、CD音响。
活动过程
1.活动时,请园所行政人员帮忙播放垃圾车音乐,老师便提著事先準备好的垃圾袋(裡面装有一般垃圾与可回收的各类资源)假装出去倒垃圾,过一会儿再将垃圾袋提回来,向幼儿说清洁人员不收,要大家进行垃圾分类。
2.打开垃圾袋,展示裡面的垃圾,先请幼儿说说看并示范如何进行分类;接著拿出一个纸箱、三个垃圾桶(以图文标示分类),说明以下分类的依据
大纸箱——旧报纸、废纸,只要是纸张都丢进来!
第一桶——铝罐、铁罐洗乾净,压扁放裡面!
第二桶——塑胶类的通通放进去!
第三桶——其他杂物丢这边(卫生纸、吸管、果皮、笔)。
3.以上垃圾分类完成后,再向幼儿说明一般垃圾及家中厨餘随每日垃圾车清除,资源(回收)垃圾则於指定时间交由资源回收车回收。
4.展示儿歌掛图,播放互动式教育光碟,教幼儿念唱儿歌「电池宝宝」〔附〕,并拿出电池、日光灯管、保丽龙和光碟片,说明这些东西不能回收再利用了,但是燃烧或随意丢弃会產生毒素,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除了回收车外,电池可通过超商、全国电子、中油加油站等单位回收,保丽龙、灯管可通过超市、大卖场回收。
5.带领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1)在教室四个角落各放置一个呼拉圈,分别於圈内标示一般垃圾、纸类、塑胶类、铝铁罐等。
(2)请幼儿围成圈,地上放置各类垃圾图片〔附二〕,接著播放「电池宝宝」儿歌,幼儿随歌曲随意走动。
(3)待儿歌停止,每位幼儿要从地上捡一张图片,依垃圾分类投进正确的呼拉圈中。
评量
1.能正确完成垃圾分类。
2.说出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垃圾。
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四
我设计的活动名称是“垃圾的分类”,根据大班教育目标“关爱环境”确立的。
一、说教材
㈠、课题分析: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都积极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和环境意识。如何让幼儿从小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呢?通过认识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环再用,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无毒无害的废旧物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因而,从中班起,我就注意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抓起。本次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其中一个内容。
㈡、活动目标:
1、知道有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
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对废旧物进行分类,并认识相应的分类标志
难点:在对废旧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循环利用
二、说学法、教法
㈠、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设置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送信”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课题中。并在活动中,以游戏、故事,提供大量实物,让幼儿以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说,玩中做,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发挥教与学主动作用。
㈡、有教育学家认为,幼儿的学习源于游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儿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说明操作在幼儿的分类活动中的作用。目前,在科学教育方法中,应注意内容的兴趣性与生成性。使幼儿能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孩子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扩展成幼儿教学教育的内容,生成教育活动。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废旧物,让幼儿在游戏和延伸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达到玩中学,玩中做的目的。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操作活动中,我还注意用言语镶嵌,让幼儿说出废旧物的名称,是属于哪一类。让幼儿在动手、动口的操作活动中达到活动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环节:我以“收信”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阅读信上内容的欲望。从而引入课题。让幼儿猜、说的过程中认识分类标志图的图案及代表的意义。(这就完成第二个活动目标和突破活动的重点。)
㈡、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我以
游戏的形式,请幼儿把“垃圾宝宝”送回家,请幼儿学习按塑料、果皮、纸张、等进行分类,并要求幼儿边分边说:药盒是用纸做的,放在纸张的标记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可乐瓶是用塑料做的,放在塑料的标记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柑皮是属于果皮类的,放在纸张的标记这里,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幼儿通过把废旧物进行分类的操作活动,从而解决了活动的难点。(有利于幼儿对刚认识的分类标志图作进一步的加深认识。)
㈢、巩固环节:为了让幼儿能更进一步了解废旧物能循环再用的作用与意义。我以故事“山羊公公的商店”,使幼儿从中受到启发,思考有哪些废旧物还可以循环再用,引导幼儿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体验中了解关爱环境行为的真正意义。
㈣、延伸环节:在幼儿了解关爱环境行为的真正意义时,激发幼儿积极、主动、自觉地自制物品的兴趣。把幼儿自制物品作为活动的延伸,把活动推向高潮。使幼儿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此环节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
四、活动效果预测
幼儿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个体,他们从小开始就在逐渐探索环境,教师通过抓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类及周围环境中的宣传广告渗透。让幼儿感受到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并自觉地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并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建立起“关爱环境”的意识。
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五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指南》精神,孩子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中班孩子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知识与技能)
2.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过程与方法)
3.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垃圾要分类放到垃圾桶里。
2.物质准备: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箱标记图;PPT课件。
活动重点:
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活动难点:
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鸟吃了垃圾致死的图片,引发讨论。
师:“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小鸟死掉了?它的肚子里是什么?猜一猜它为什么会死?”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了解垃圾的危害。
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如果我们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垃圾不仅可以破坏土壤、污染水源,还会滋生很多细菌病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2.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的标记,幼儿认识分类标记。
(1)出示“垃圾桶”,让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垃圾箱,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标志?
教师:哦,原来垃圾是有分类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厨余垃圾。什么叫可回收?什么叫不可回收呢?什么叫厨余圾呢?
(2)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的标记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枯树叶、严重污染的纸)
教师:有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呢?像小朋友们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壳果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
教师小结:回收以后经过处理能在为我们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回收垃圾箱中(纸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纺织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们重复利用的,如废电池、枯树叶、花、草、严重污染的纸等。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壳果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
3.游戏:送垃圾宝宝回家
(1)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了,以后我们都要按标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三、结束部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出去看看幼儿园哪里有垃圾我们一起去捡一检吧!
四、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把垃圾标志投放到生活区,方便孩子认识,并在玩区角活动时进行垃圾分类。
2.家园共育: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垃圾分类扔到相应的垃圾箱。
垃圾分类幼儿教案中班 篇六
活动由来
三个话题的畅聊结束后,整理了孩子的语言,发现他们对于垃圾分类这个抽象概念还不十分理解,家长还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现象。孩子们也较少关注小区中垃圾驿站的垃圾桶,家中的垃圾多数情况下都是家长去处理的,孩子参与较少生活体验不丰富。但他们知道要用一定的容器才能作为垃圾桶,有初步的环保制作构思,但对于具体的垃圾桶标识、具体制作步骤等等还缺乏经验。垃圾分类实践经验中,对于餐厨垃圾比较熟悉,知道剩饭剩菜,果皮等食物残渣是厨余垃圾。对于垃圾分类的其他类别没有更多的经验。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小一班决定开展“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的亲子实践活动。希望调动家长资源,为孩子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具体操作,建立起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同时带动家庭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经验准备
活动开展前两周面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环保知识及意识,引导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与班级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阶段:活动启动
活动开展第一周,在班级微信群动员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家利用废旧的纸箱制作四色垃圾桶。将制作的过程做成照片、海报等形式,带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第三阶段:活动深入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评选垃圾分类文明家庭。
请家长们每日在班级微信互动群上传孩子们在家中分类垃圾的视频或照片(不做硬性规定),班级每周评选一次垃圾分类文明家庭,颁发电子奖状。将家长在班级发送的视频在班级一体机上进行播放,激发全体幼儿的环保意识。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的海报,带来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在家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并在幼儿园大厅进行展示。
第五阶段:总结分享
开展班级“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的总结活动,与幼儿一同回顾班级特色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班级教师整理资料做成微信文稿推送。
此方案为预设活动方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实际参与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孩子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