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数学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9-06-06 01:14: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言:

平均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统计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总体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平均数的定义和意义

1.1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1.2 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心值,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整体情况。

二、计算简单数据组的平均数

2.1 计算整数数据组的平均数:将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2.2 计算小数数据组的平均数:将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

三、计算复杂数据组的平均数

3.1 计算带有频数的数据组的平均数:将每个数据与其对应的频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后除以数据的总频数。

3.2 计算带有权重的数据组的平均数:将每个数据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再将乘积相加后除以权重的总和。

四、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1 消费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消费金额的平均数,可以了解平均每人每天的消费水平。

4.2 成绩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可以了解这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

4.3 体重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人体重的平均数,可以了解整个群体的平均体重水平。

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掌握了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平均数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统计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平均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拓展平均数的应用领域

引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掌握了平均数在一些常见问题中的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平均数的应用领域,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场景。

一、加权平均数与平均数的比较

1.1 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后再相加,最后除以权重的总和。

1.2 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加权平均数在某些情况下比简单平均数更能准确地反映数据的整体情况。

二、平均数的局限性与中位数的引入

2.1 平均数的局限性: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数据的中心趋势。

2.2 中位数的引入: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它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平均数的指标,更能体现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三、平均数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3.1 GDP的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国家或地区的GDP的平均数,可以了解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水平。

3.2 通货膨胀率的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年度通货膨胀率的平均数,可以了解物价总体上的变化趋势。

四、平均数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

4.1 温度的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气温的平均数,可以了解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4.2 声音的平均数:通过计算一组声音的平均数,可以了解某个环境的噪音水平。

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拓展了平均数的应用领域,并且了解到加权平均数和中位数等替代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平均数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平均数等统计指标,提升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用来操作的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争论

  师:今天的数学学习咱们从一个故事说起,话说一个老猴子在桃树上摘了12个桃子,回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子分桃子给他们,猴一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问:对于老猴子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不公平师:为何不公平?板:不一样多

  师:如果我们用小圆片代替桃子贴图:7、4、1个圆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个数一样多?

  方法:移多补少。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引出计算方法:(7+4+1)÷3=4(个)

  小结:同学们挺聪明的,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研究它的意义。

  板书:平均数

  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的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男女生之间发生的一场争执,五(2)班男子篮球队,要替换一名队员,7号和8号都要求参加,争执不下,为了在关键时候找准队员,老师找出了它们俩在一场小组赛中的成绩统计:

  第1场第2场第3场第4场第5场

  791113

  8713128

  师:观察统计表,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帮老师作出决定吗?派谁上场?

  讨论交流:

  生1:比总分。生2:场次多的。

  引出:比总分和场次均不公平师:比什么呢?生:比平均每场得分。

  总结:由于场次不同,不能比总分,就像刚才说的,比两个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也就是它们各自得分的平均数比较合理。

  2、动手操作,求两个队员的平均每场的得分

  (1)在小组长带领下,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移一移,或用其它更简捷方法,求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

  (2)展示交流方法

  生:我们用移动小圆片的方法,求出了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分,从第4场拿出来2个小圆片补给第一场,这样每场得分就一样多了。

  师:通过移动学具方法,你们得出了7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移动一次,就求出了7号得分的平均数,这个办法简捷清楚,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

  生:为什么要把第4场得分移动起来补给第一场呢?

  生:把多的补给少的,就能使他们结果趋于一致。

  师:不仅操作好,说得也好,大家知道吗?你们刚才运用的就是咱们数学上用来研究平均数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课件:动态演示一次。

  方法二:计算方法

  师:我刚才看到有不少同学有纸笔在写,谁用计算方法了?

  板书:(9+11+13)÷3=11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

  师:在这个过程中先把多的和少的合在一块,再平均分成3份,这样能使每份一样多吗?是多少?这和我们刚才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3、自主探索,求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一求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展示)

  方法二:计算方法(7+13+12+8)÷4=10(分)

  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现在能帮五(2)班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师:解决两个队员平均得分时,我们都用到了计算方法,这两个计算方法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先求总分,再求平均每场得分。

  引出:求平均数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小结: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移多补少还是计算方法,我想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如果数据小,可用移多补少,如果数据较大,可以用计算方法。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10”是8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11”是7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生:不是哪一场得分,而是将它的得分平均之后的得分。

  师:好极了,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而是我们经过移多补少或者是合再均分之后,算出的一个理想的数。

  师:仔细观察,将10、11与它们原来每组数据中的数比较一下,你会有什么独特发现?(课件演示)

  引出:平均数介于最大和最小数之间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你能勇敢闯关吗?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

  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了平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平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2、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读作“x拨”。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3、平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平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平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平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2、求n个数据的平均数的公式①。

  3、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

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平均数》数学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