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册《圆的方程》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一:介绍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圆的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3.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教学重点:
1. 圆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2. 通过例题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理解。
教学难点:
1. 理解圆的方程的几何意义。
2. 熟练掌握圆的方程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2. 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圆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和性质。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一个方程来描述一个圆?
Step 2: 讲解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说明,讲解圆的方程的推导过程。首先,教师解释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并引入圆的一般方程的形式。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
Step 3: 实例分析
教师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方程的应用。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圆的方程,然后让学生根据方程求解圆心和半径,或者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Step 4: 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纸上计算,然后在黑板上展示答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
Step 5: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教案设计二:圆的方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圆的方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1. 圆的方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应用。
2. 通过例题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1. 熟练掌握圆的方程的运用。
2. 理解圆的方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和笔记。
2. 学生准备笔记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圆的方程解决问题。
Step 2: 讲解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说明,讲解圆的方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例如,利用圆的方程求解切线的斜率、求解两个圆的交点等。
Step 3: 实例分析
教师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方程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圆的方程,并解决问题。
Step 4: 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纸上计算,然后在黑板上展示答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
Step 5: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并与其他数学知识进行联系。
高一数学下册《圆的方程》教案设计 篇三
高一数学下册《圆的方程》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下册《圆的方程》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它的圆心坐标与半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应用,渗透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圆的相关知识的探讨和几何画板在解与圆有关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诱思探索”的教学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在概念的形成与深化过程中,以一系列的'问题为主线,采用讨论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构建新知识;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配置,使学生思路逐步开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借助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
1、 提问: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哪些图形?
初中平面几何中所学是两个方面的知识:直线形的和曲线形的。在曲线形方面学习的是圆,学习解析几何以来,已经讨论了直线方程,今天我们来研究最简单、最完美的曲线圆的方程。
2、提问: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是圆?
强调确定一个圆需要的的条件为:圆心与半径,它们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与大小,
二、概念的形成:
1、让学生根据显示在屏幕上的圆自己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演示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究圆的方程,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由学生讲解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学生的想法,将两种解法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方便学生对比。
学生通常会有两种解法:
解法1:(圆心不在坐标原点)设M(x,y)是一动点,点M在该圆上的充要条件是|CM|=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r。
两边平方,得
(x-a)2+(y-b)2=r2。
解法2:(圆心在坐标原点)设M(x,y)是一动点,点M在该圆上的充要条件是|CM|=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r
两边平方,得
x2+y2=r2
若学生只有一种做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坐标系,有自己发现另一个方程。
2、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当a=b=0时,方程为x2+y2=r2
三、 概念深化:
归纳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
①圆的标准方程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②圆的标准方程由三个独立的条件a、b、r决定;
③圆的标准方程给出了圆心的坐标和半径。
四、 应用举例:
练习1 104页练习8-9 1、2(学生口答)
练习2 说出方程 (x+m)2+ (y+n)2=a2的圆心与半径。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
(1)圆心在点C(-2,1),并且过点A(2,-2);
(2)圆心在点C(1,3),并且与直线3x-4y –6=0相切;
(3)过点A(2,3),B(4,9),以线段AB为直径。
分析探求:让学生说出如何作出这些圆,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图,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由学生自己解答,并通过几何画板来验证。
例2、 求过点A(0,1),B(2,1)且半径为 的圆的方程。
分析探求: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先让学生自己求解,再相互讨论、交流、补充,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想法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思路一:利用待定系数法设方程为 (x-a) 2 + (y-b) 2 = 5,将两点坐标代入,列方程组,求得a,b,再代入圆的方程。
思路二:利用圆心在圆上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上这一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设方程为 (x-1) 2 + (y-b) 2 = 5,将一点坐标代入,列方程,求得b,再代入圆的方程。
思路三:画出圆的图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直接求圆心坐标。
由例1、例2总结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五、反馈练习:
104页练习8-9 3(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六、归纳总结:
学生小结并相互补充,师生共同整理完善。
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2、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3、求圆的方程的方法;
4、数学思想。
七、课后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