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小班主题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种类的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2.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原理。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发出声音的玩具:鸣笛、铃铛、喇叭、拨浪鼓等。
2.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
3.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你们最喜欢的发声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们?”
2.呈现(10分钟):
展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它们能发出什么声音。逐个介绍每种玩具的名称和发声原理。比如,鸣笛通过吹气和按下按钮发出声音,铃铛通过晃动发出叮当声等。
3.讨论(10分钟):
与孩子们讨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的特点和用途。比如,鸣笛可以用于模拟汽车、火车等的声音,铃铛可以用于装饰圣诞树等。
4.实践(15分钟):
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发声玩具进行探究。给每个小组发放该玩具和音乐播放器,让他们观察玩具的结构和原理,并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他们分享观察和发现。
5.总结(5分钟):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总结各种发声玩具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玩具的声音是通过不同的机械装置或电子元件实现的。
6.延伸活动:
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让孩子们辨别出音乐中使用了哪些发声玩具,并模仿这些声音。
7.结束语:
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发声玩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小班主题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不同玩具的声音。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玩具发出声音的原理。
3.培养孩子的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发出声音的玩具:鸣笛、铃铛、喇叭、拨浪鼓等。
2.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
3.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你们最喜欢的发声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们?”
2.呈现(10分钟):
展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它们能发出什么声音。逐个介绍每种玩具的名称和发声原理。比如,鸣笛通过吹气和按下按钮发出声音,铃铛通过晃动发出叮当声等。
3.讨论(10分钟):
与孩子们讨论不同种类的发声玩具的特点和用途。比如,鸣笛可以用于模拟汽车、火车等的声音,铃铛可以用于装饰圣诞树等。
4.实践(15分钟):
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发声玩具进行探究。给每个小组发放该玩具和音乐播放器,让他们观察玩具的结构和原理,并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他们分享观察和发现。
5.创作(15分钟):
鼓励孩子们利用已有的发声玩具或自己设计制作发声玩具。让他们思考如何使玩具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装置。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
6.展示(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发声玩具,并让其他小组猜测玩具的发声原理。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
7.总结(5分钟):
引导孩子们总结发声玩具的特点和用途,并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8.延伸活动:
播放不同声音的音乐,让孩子们辨别出音乐中使用了哪些发声玩具,并模仿这些声音。
9.结束语:
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发声玩具,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造力。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小班主题教案 篇三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小班主题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小班主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
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