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7-03-03 08:43: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篇一

【课时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和听故事,了解《金色的草地》的故事情节。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记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图片

2.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录音或音频设备

3.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什么吗?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故事情节。

Step 2 听故事

1. 播放课文《金色的草地》的录音或音频。

2. 引导学生仔细听故事,注意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Step 3 观察图片

1. 展示课件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图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细节,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动作。

Step 4 学习课文

1.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分段教学,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师生共同操练,巩固学习成果。

Step 5 练习记忆

1. 将课文的一部分擦除,让学生尽量回忆并补充完整。

2. 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回忆并补充得最完整。

Step 6 小结与巩固

1. 总结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提问学生课文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图片和听故事,学生能够了解《金色的草地》的故事情节;通过学习和记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同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篇二

【课时目标】

1. 学习和掌握课文《金色的草地》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记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图片

2.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复印件

3.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故事情节。

2. 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Step 2 学习课文

1.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分段教学,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师生共同操练,巩固学习成果。

Step 3 阅读理解

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是谁?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Step 4 表演剧本

1. 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分组表演剧本。

2.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Step 5 小结与巩固

1. 总结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提问学生课文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和表演剧本,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要及时总结和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篇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

  感悟第2自然段:

  1、复习旧知。

  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读、说、演。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3、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4、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5、齐读1。2自然段。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

  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投影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花朵(),(),草地就();

  (),花朵(),它是(),草地就();

  (),花朵又(),草地就()。

  5、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感悟第4自然段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过渡: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过渡: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造性地阅读,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四、作业超市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

句子抄下来。

  2、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二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