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5-09-01 03:37: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一

影子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之一,而将影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个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

教案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准备:

1. PPT或者大白纸和彩色笔。

2. 椅子和灯。

教案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影子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影子的好奇心。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平时见过哪些东西会有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等等。

2. 讲解(10分钟)

使用PPT或者大白纸和彩色笔,向孩子们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简单地解释光线的传播和物体的遮挡,使孩子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影子的存在。

3. 观察实验(15分钟)

在教室中选择一个阳光照射较好的地方,将椅子放在光线下,然后让一个学生坐在椅子上。其他学生观察这个学生的影子,然后记录下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接着,换一个学生坐在椅子上,再次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和大小。让几个学生轮流尝试,让孩子们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4. 制作影子画(20分钟)

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彩色笔,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将物体的影子绘制在纸上。可以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姿势和角度,创造出有趣的影子画。

5.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影子画,并互相欣赏和评论。同时,引导孩子们讨论影子的形成原理和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规律。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观察影子的方法。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奥秘。

通过这个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影子的形成原理,还能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影子画,孩子们可以积极参与,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个教案既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又能够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一节富有趣味和实用性的课程。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二

影子是幼儿园大班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之一,通过针对影子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下面是一个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教案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案准备:

1. 彩色纸、剪刀、胶水。

2. 椅子、灯和光源。

教案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一些有趣的影子图片或者玩具,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平时见过哪些东西会有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等等。

2. 讲解(10分钟)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可以通过示意图或者实物演示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3. 观察实验(15分钟)

在教室中选择一个阳光照射较好的地方,将椅子放在光线下,然后让一个学生坐在椅子上。其他学生观察这个学生的影子,注意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接着,换一个学生坐在椅子上,再次观察并比较影子的形状和大小。让几个学生轮流尝试,让孩子们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4. 制作影子剪纸(20分钟)

给每个孩子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他们选择一个物体,将物体的影子剪纸绘制在彩色纸上。可以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形状和姿势,创造出有趣的影子剪纸。

5.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影子剪纸,并互相欣赏和评论。同时,引导孩子们讨论影子的形成原理和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规律。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影子的奥秘。

通过这个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还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影子剪纸,孩子们可以积极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这个教案既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又能够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一节富有趣味和实用性的课程。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尝试探索影子与光线及时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影子现象的兴趣。

  3、培养幼儿乐于动手、积极操作的探索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投影仪,电脑,CAI课件,台灯,透明胶片、不透明纸、剪纸娃娃、纸盒、娃娃等;手电筒若干、玩具若干;

  2、幼儿能区分透明与不透明物体,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1、观看屏风表演,引出课题。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

  2、投影小实验:影子的产生。

  (1)分别拿一张透明胶片和不透明卡纸放在近光源的光线前面,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胶片在光线下没有影子,而卡纸在光线下却能产生影子?

  (2)幼儿自由探索:哪些物体在光线下能产生影子,哪些物体在光线下没有影子?

  小结:透明的物体挡不住光,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闯不过去,这就产生了影子。

  (3)看影子,做动作,关闭灯源,让幼儿知道有光才会有影子的产生;没有光就不能产生影子。

  3、探索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1)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影子的不同变化。

  (2)教师演示小结:当物体离光源越远时,物体的影子越小;当物体离光源越近时,物体的影子越大;当光线从左边斜射在物体上时,影子在物体的右边;当光线从右边斜射时,影子在左边;当光线从后边斜射时,影子在前边;当光线从上边直射时,影子在下边……

  4、看课件听故事,了解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不同变化。

  5、谈话:知道影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6、影子游戏。

  【活动反思】

  1、教学语言不够精练

  教师语言的适意和适境,对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美术教师外部形象留给学生最直接最直观的印象,小而言之,关系到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大而言之,关系到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怀等等。在本节课中,我的教学语言虽然能紧扣教学环节进行,但是某些语言不够精练、准确,这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摸索的。

  2、效果突出的学生作品不多

  由于学生是当天上课当时见面,我对他们的情况不掌握,对其绘画知识、创作水平缺乏了解,全体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积极动手、动脑,都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信和满足(在评价、展示他们的作品时可以看出),我也分层次、分布步骤做了示范和指导,但是效果突出的学生作品不多。

  3、播放课件时,没有及时转换展示状态

  在最后一个环节(机动环节)展示三幅作品时,由于我忙于用充满感情、生动的语言介绍作品,忘记将实物投影状态转换为电脑屏幕状态,致使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作”。其实只要我稍微关注一下学生当时的面部表情,就会立即发现这个问题。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最大不足。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

  2、在探索欢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影子的变化。

  活动难点: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只手电筒(做手影游戏用)、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用手玩一个游戏,你们来猜猜墙上会变出什么?然后再跟老师一起玩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2)、讨论:墙上可爱的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手影吗?

  2、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1)、讨论:除了手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2)、用手电筒做试验,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3、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重点)

  (1)、户外活动:请你在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些影子会不会变?为什么?怎样使自己没有影子?(难点)

  (2)、改变光的位置,影子就会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4、阅读幼儿用书。

  (1)、观察影子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影子?请你连线找到相应的实物。

  (2)、看图说说:太阳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想一想,是什么时间呢?

  (3)、观察手指动作和手影,看看像什么动物。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影子板协调地做相应动作,活动中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2. 幼儿能积极参与游戏,学习与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树林背景、地毯、音乐磁带、鼓一面,教师一套影子板。

  2. 展板、影子图(手、头、膝盖、脚、屁股)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幼儿每人手背上贴有花的标记(红、黄、蓝、绿)。

  4. 场地一侧贴有红、黄、蓝、绿四朵花。

  5.活动前,为每位幼儿背后塞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运动——教师和幼儿听音乐活动身体。

  二、做影子板。

  1.认识影子板上的影子。

  2. 做影子板。

  三、碰影子板。

  1. 碰自己的影子板。要求:做的什么影子板,就用身体的那个部位去去碰碰它。

  2. 碰别人的影子板。

  (1)教师边做边讲解:“跳一跳,转一转,找个影子碰一碰,碰在上面不许动。”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集体练习。

  3.游戏:铺路碰一碰。

  “等会儿,老师要带你们魔法树林玩,但必须铺一条神奇的影子路,并且要用我们的身体碰对每一个影子机关,才能到达魔法树林。”

  (1)将幼儿分成四组,要求每组合作铺一条影子路。

  (2)教师讲解过影子路的规则:每碰对一个影子机关后,都必须站起来,再去碰第二个影子机关。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幼儿鱼跃式练习。

  (5)比赛:过影子路。

  4.听鼓声爬着抢影子板碰一碰。

  (1) 幼儿将影子板放于地毯四周。

  (2) 出示鼓,讲解游戏规则。

  当听到敲鼓面时,幼儿必须往前爬,鼓声一停,就必须抢最靠近的影子板碰一碰,并且碰在那儿不能动。当听到敲鼓边时,幼儿必须倒着爬,爬到小鼓的身边来。

  (3) 请一幼儿示范。

  (4) 集体练习。

  (5) 加大难度:当听到刮鼓边时,幼儿必须转着爬。

  (6) 请一幼儿示范,集体练习2-3次。

  四、放松运动:碰碰我们的身体。

  “刚才,我们是和影子板碰一碰的,现在,让我们的身体部位和小朋友碰一碰吧。”

有趣的影子大班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