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8-07-09 08:50: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村居》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感知乡村之美——《村居》诗歌赏析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并欣赏现代诗人冰心的《村居》一诗,感知乡村之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掌握《村居》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并把握《村居》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乡村之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冰心的《村居》诗歌原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呈现一幅乡村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与乡村相关的音乐视频来引发学生对乡村的感受和联想,引导学生思考乡村的美丽与价值。

Step 2 学习诗歌

教师给学生分发《村居》的诗歌原文,让学生阅读诗歌,然后利用课件或黑板,逐句解读诗歌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Step 3 诗歌赏析

教师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例如,诗歌中描绘的田园风光、村民生活、自然与人的和谐等等。

Step 4 诗歌朗诵

学生分组朗诵《村居》,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体验诗歌的美感和力量。

Step 5 创作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对乡村的感受和联想,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绘画等形式。

Step 6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对乡村之美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白乡村之美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课堂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乡村风景,增加对乡村之美的直观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乡村文化展览活动,展示他们对乡村的研究和创作成果。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创作作品评估: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能够表达对乡村之美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村居》这首诗歌,感知乡村之美。通过创作活动,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对乡村的情感和热爱。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地观察和体验乡村生活,进一步加深对乡村之美的认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保护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村居》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感受自然之美——《村居》诗歌创作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村居》诗歌中所表达的自然之美。

2.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自然的敏感性。

教学重点:

1. 理解《村居》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创作一首具有自然元素的诗歌。

教学难点:

1.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2.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冰心的《村居》诗歌原文。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课题

通过播放一段与自然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展示一幅自然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联想。

Step 2 学习诗歌

教师给学生分发《村居》的诗歌原文,让学生阅读诗歌,然后利用课件或黑板,逐句解读诗歌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

Step 3 诗歌赏析

教师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例如,诗歌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季节变化、自然与人的和谐等等。

Step 4 创作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联想,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写一首具有自然元素的诗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题目,如《春天的花儿》、《夏日的阳光》、《秋天的果实》等等。

Step 5 分享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时的思考和感受。

Step 6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明白自然之美对人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保护和珍视自然资源。

课堂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和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色。

2.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摄影活动,通过摄影记录和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创作作品评估: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能够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村居》这首诗歌中所表达的自然之美。通过创作活动,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热爱。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自然观察和创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自然之美的认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村居》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 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

  ⑴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

  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

  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村居》教案 篇四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

  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 )闻见闻( )( )

  古古人( )( )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

  学习一、二句

  (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醉,烟”。)

  (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

《村居》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读顺古诗文字,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2、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画意入题,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2、学生交谈。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请大家按一定顺序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并说说看了画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投影出示插图)

  4、学生交流。

  5、谈话:

  清朝诗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亲眼目睹了这一画面,并且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

  (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文字

  1、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边听边想,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检查生字和古诗朗读。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检查古诗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尝试释疑,读懂内容

  1、这首古诗的内容比较浅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回答。

  3、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并把小组同学学习中共同的难点找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学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学习结果:

  ⑴拂:做动作帮助理解。

  醉:联系生活经验(喝醉酒的样子)帮助理解。

  ⑵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理解句意。

  6、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结合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朗读前两句。

  抓住“醉”字,对照图画,联系往年见过的春日美景体会那种陶醉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

  3、朗读后两句:

  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当时的的心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

  自由练读。

  指名读。

  4、反复练习朗读:

  指名读。

  生生、师生比赛读。

  五、合理想象,还原意境

  1、播放音乐,教师根据诗意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展开想象。

  2、说说刚才你在自己的脑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创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

  4、那就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面对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来吟诗一首吧。

  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面对画面吟诵古诗。

  六、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学完这首古诗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别喜欢赞美春天,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春天的优美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每人搜集两首,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

《村居》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

  2、指名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是哪一首呢?

  自读课题。我们要学习的是《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

  ⑴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⑷跟录音读。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

  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

  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自读──指名读──纠正──指名读──齐读──跟录音读。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

  五、作业

  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背诵。

  3、抄写这首诗。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儿童散学

  醉春烟

  杨柳拂堤| 忙放纸鸢

  早春

  【教学反思】

  《村居》是一首教了多年的古诗,在今天的教学中,又赋予它新的涵义。让古诗融进生活,让学生融进古诗,体会到古诗背后的内容,使学生在古诗文化的熏陶下,激起对祖国古文化瑰宝的热爱之情。

  春天是儿童的,在烟花三月美丽的日子里,使儿童步入自然,享受自然,放飞风筝,放飞自己的快乐和理想。儿童是春天的,儿童属于春天生机的组成部分,儿童身上散发出的芳香是春天的细胞和色彩。当学生体会到儿童与春天融为有机的一体时,古诗背后的文化的乳汁已被学生挖掘并吮吸着,可谓水到渠成。

《村居》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