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1-03-02 07:31: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学习黄山奇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奇石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奇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3. 黄山奇石的鉴赏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黄山奇石图片和实物;

2. 黄山奇石鉴赏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黄山奇石的探索欲望。

2. 讲解(15分钟)

首先,简要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黄山奇石是由于地质作用和气候变化形成的,并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纹理。

然后,讲解奇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奇石可以按照形状、纹理、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类,并且可以根据其外形命名。

最后,讲解黄山奇石的鉴赏技巧,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奇石的形状、纹理和色彩,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从奇石中发现美的元素。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让学生观察和摸索黄山奇石的实物,让他们亲身体验奇石的独特之处,并用手中的奇石进行分类和命名练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欣赏分享(10分钟)

让学生将自己摸索到的奇石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也能够欣赏到不同形状和纹理的奇石,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观看相关的黄山奇石鉴赏视频和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的世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6. 总结反思(5分钟)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回答一些与黄山奇石相关的问题,加深他们对黄山奇石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观察奇石的形状、纹理和色彩,并进行分类和命名。

2. 学生的欣赏分享环节是否能够展示出对黄山奇石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欣赏和鉴赏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缺乏实地考察的机会,下一次教学可以考虑组织一次黄山奇石的实地观摩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体验黄山奇石的魅力。

《黄山奇石》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 学习黄山奇石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 奇石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 黄山奇石的相关文化资料和艺术作品;

2. 黄山奇石的保护和利用案例分析;

3. 创作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黄山奇石的创作欲望。

2. 讲解(15分钟)

首先,深入介绍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到黄山奇石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艺术的表现形式。

然后,讲解黄山奇石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奇石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了解到奇石可以用于艺术创作和装饰设计。

最后,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手中的黄山奇石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雕刻、装饰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创作分享(10分钟)

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也能够欣赏到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黄山奇石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观看相关的黄山奇石艺术作品和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6. 总结反思(5分钟)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回答一些与黄山奇石艺术相关的问题,加深他们对黄山奇石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展现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创作出符合自己想法的黄山奇石艺术作品。

2. 学生的创作分享环节是否能够展示出对黄山奇石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但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艺术指导的机会,下一次教学可以考虑邀请专业艺术家进行指导,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和体验黄山奇石艺术的魅力。

《黄山奇石》教案 篇三

  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3. 教学用具

  ppt课件

  4. 标签

  黄山奇石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1、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游览过哪儿?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2、交流黄山的有关资料。

  3、理解课题“奇”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词)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齐学读。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六)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尤、其、区、它……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区”字的笔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作业。

  1.熟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黄山奇石》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汇,渗透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说话、交际能力。

  3、习惯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4、德育(情感)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

  2、有些词语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翻滚的云海”“尤其”要通过各种方式重点理解。

  教学难点

  1、“翻滚的云海”由于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第五自然段中“巨石怎样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地方就是——黄山(师板书:黄山)对于黄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自由答)有去过黄山的吗?多数同学都没去过,教师也没去过。但老师这里有一段黄山的录像片,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揭题、解题

  师:提到黄山,就不得不说一说那里的石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那里的奇石(板书“奇石”)齐读课题。

  师:“奇石”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

  二、讲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想这四幅图都和课文中的哪一段相对应? 学生自由读后,汇报。如果第四幅图出现争议,要留到一会再讨论)。

  (二)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段(1)讲读、分析

  a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吧。(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图上都有什么?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样?

  b师:我们看看书上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风景的。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第一段)

  c师:哪个词最能表现黄山风景的特点呀?(秀丽神奇)(师板书:秀丽神奇)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好,我们又学会了一个形容风景的词语,齐读———秀丽神奇。

  d师:这段除了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外,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闻名中外)什么叫闻名中外?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地方闻名中外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觉得怎样?(板书:闻名中外)

  e师:这段还告诉我们什么了?(那里怪石有趣)那句写的读一读(师出于第1自然段第(2)句话)“尤其”一词你还能换个什么词来说,(特别)放在句子里读一读。(一生读句子)你读了这句话,觉得作者下面要写什么了?(怪石)对了。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就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你们明白了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看来黄山的风景真美呀,尤其是那里的怪石还特有趣,那么谁愿意再读一下第一段,让人听了以后都起赶紧支看看。(学生读、评价,适当出示朗读符号进行指导)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2一5自然段

  看图、讲读、分析、朗读

  (1)师:既然那里的奇石有趣极了,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好吗?快速浏览课文2一5自然段,介绍了哪些奇石,把它们的名字画下来。(学生画在书上)准来汇报?(生说一处,师写一处,名称)

  (2)师:文中主要介绍了这四处景观。现在再请你默读2一5自然段,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给它们起了这样的名字。读完后,你喜欢哪处景观,就给你同桌讲讲它名字的由来,听清了吗?默读开始(学生默读后,同桌讨论)

  (3)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哪段就讲读哪段)

  a“仙桃石”一段,出示图片,学生讲清名字由来后,提问:为什么叫“仙桃石”而不叫“桃子石”教师要抓住“飞”和“落”两个词,并相应板书。然后请喜爱“仙桃石”的一名学生带着喜爱的情感读第二段。读后学生评价哪读的好,教师相应出示朗读符号,让所有喜爱这处景观的同学都齐读这一段。

  b、“猴子观海”一段,出示图片,学生汇报后,师请学生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师板书:抱、蹲、望,让学生找出所喜爱的词。如“翻滚的云海”让学生解释是什么样子。“陡峭”用打手势来理解,然后也请学生朗读、评价。

  c“仙人指路”一段,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这处景观的样子,板书:站、伸、指。然后让学生做出“指路”的动作,最后学生朗读。

  d“金鸡叫天都”一段,学生汇报后,师让生指出不太理解的地方,师出示第一句话;其他学生讲解。要抓住“变”字,再让学生找出形容样子的词语,师板书:变、伸、啼。然后朗读。

  注意:有可能学生对第四幅图到底对应的哪一段的有异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只要能通过图说清是怎么像“仙人指路”或“金鸡叫天都”的既可,老师不做硬性规定。

  (4)体会写法,渗透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的这四段,每一段作者写作的顺序都一样吗?先看“仙桃石”一段是先写这处景观的名字再写样子,而第三段呢,是先写样子,再写名字,第四段呢?第五段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变换着写呢?就是让读者感到写的有变化,不枯燥,有趣味,明白了吗?

  3、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黄山奇石就是这几处吗?(不是)好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学生齐读),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三、发散思维练习

  师:你们看这里就有几处奇形怪状的岩石,你们来说说它们像什么,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出示图片,学生说像什么并起名字)

  四、全课总结

  师;学完这篇课文,谁能说说“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呀?

  师:由此我们看出黄山风景真是————秀丽神奇,闻名中外

  宣布下课。

《黄山奇石》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石的神奇。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体会语言美、想象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石的赞叹。

  4、能把“徽、景”等8个生字读正确,能正确书写“琴、站”等9个生字,并且注意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在研读中体味美的语言,想象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奇”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能说说你都去过哪些有名的风景区吗?

  我国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的黄山。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黄山的景?(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黄山四绝。)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黄山四绝之一,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读读课题,课题由“黄山、奇石”两个词组成,你觉得课题中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内容?(奇石)你能用朗读来表现这个重点吗?作者怎样写奇石呢?我们来学习文。

  2、自读课文

  ①自由读文,把读得不顺利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注意指导下列字:“徽”不要读成“徽”;读准“尤其、风景、陡峭、手臂、脖子、著名、奇形怪状”等生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写黄山奇石的?

  三、细读探究、品味“奇”

  1、研读第三1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②找出这一段中赞美黄山风景的国语,用“——”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理解“闻名中外”: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作为中国人请用自豪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③理解“秀丽神奇”:秀丽指清秀美丽,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导学生读第二句)

  ④理解“尤其”:“尤其”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比较句子,哪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哪些怪石有趣极了,哪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哪些怪石有趣极了。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上了“尤其是”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语意有轻重之分,突出了怪石有趣,提示了下文)

  ⑤小结:这一自然段写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引出了黄山石,是全文的总起。

  2、品读2—6自然段

  ①轻声读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石的名字(教师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②出示“仙桃图”

  提问:园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知道它的有关资料吗?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对比句子(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飞”和“落”两个字,突出石头形成的趣味性。)

  再读这一段,想象奇石的样子。

  ③出示“猴子观海”图,说说图上的岩石象什么?

  默读第三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可能较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看大海的波涛来理解)

  出示课后读一读中的第二组句子,对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体会石猴的动作)

  读一读,体会石猴的奇特可爱。

  ④出示“仙人指路图”,阅读第四自然段。

  自由读这几句话,学着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⑤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为什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并说说你的想象。

  ⑥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省略号里藏着什么?

  (介绍几种书中没提到的奇石,可以教师说,也可以由学生装汇报查找的资料)

  ⑦表演读:像导游一们把这些有趣的黄山石介绍游客。

  ⑧读后小结;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

  2、你能读得比老师好吗?试一试。

  3、阅读讨论:作者在文中写了几处黄山石景,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你是怎样分辨的?详写的奇石怎样写的?

  4、略写的奇石任选一项,展开想象,说一说奇石的样子。

  二、识字写字:

  1.指导重点:字音重点:“景”后鼻音。

  字形重点:“站”左边,“立”部的写法

  “巨”字的内部“尤”字不要多一笔

  “琴”字下部是“今”

  书写重点:“狮”字三部分的比例“等”字细腰横的写法

  2、学生写字

  三、积累内化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为什么?

  2、将喜欢的词填在词语小车内。

  四、总结:

  欣赏了黄山石的独特与神奇,老师送给大家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黄山看一看,也希望你们给黄山那些还没有命名的奇石起一个充满想象与神奇的名字。

  板书:

  黄山奇石

  仙桃石飞落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金鸡叫天都伸、啼叫

《黄山奇石》教案 篇六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风景区游玩?有些什么感受?

  2、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叫黄山。那里的岩石真让人叫绝,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概读

  1、学生自读26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名的奇石,划上记号。

  2、学生说出奇石的名称,教师板书。

  3、质疑:

  ①作者写这些石头有何不同?

  ②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

  三、导读

  根据学生兴趣,从写得详细的四种奇石里选一段导读。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学生点出的奇石图象),指名对图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动作词。

  3、小结:这一段先告诉奇石的名称(样子),后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名称)。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仿读

  1、总结学习方法。基本程序为自读思考图文对照说样子小结写法感情朗读。

  2、同法学习详写的余下三段。

  3、比较写法。

  作者写这四种奇石,有的先告诉名字,后写样子,如仙桃石、仙人指路,有的先写样子,后写名字,如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这样写富有变化。

  五、品读

  1、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两段练习感情朗读。可分小组展开读、评。

  2、推举23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师生共同指导、评议。

  3、教师小结学生的朗读效果、技巧及方法等。

  六、创造性读

  1、齐读最后一段。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样子,同座互相说一说(出示怪石的图象,让学生观察)。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指23名学生边演边说,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

  七、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2、师述: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区,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景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依照《黄山奇石》的方法,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仙桃石 飞 落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伸 叫

《黄山奇石》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