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班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8-08-05 06:48: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主题:了解端午节传说故事——屈原投江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

2. 理解屈原投江的传说故事。

教学准备:

1. 屈原投江的图片或绘本;

2. 屈原投江的故事简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二、呈现(10分钟)

1. 教师出示屈原投江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故事。

2.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究(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问题:为什么屈原要投江?他的朋友们为什么要划龙舟救他?

2. 引导学生思考并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

四、练习(15分钟)

1. 教师分发绘画纸和彩笔,要求学生画出屈原投江的场景。

2. 学生完成后,可以向同伴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投江的故事。

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5分钟)

1. 教师播放与端午节相关的儿歌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七、结束(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2. 教师发放小礼物,祝福学生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主题:制作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

2. 学习制作简单的粽子。

教学准备:

1. 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红枣、豆沙等;

2. 煮粽子用的锅和火源;

3. 盘子和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食物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粽子的由来和意义。

二、呈现(10分钟)

1. 教师出示制作粽子的材料,并一一介绍它们的作用和用法。

2. 教师展示制作粽子的步骤,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

三、实践(20分钟)

1. 教师分发材料给学生,一起制作粽子。

2. 教师示范每个步骤,学生跟着操作。

四、品尝(10分钟)

1. 教师将煮好的粽子分发给学生。

2. 学生用盘子和筷子品尝自己制作的粽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

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粽子制作过程和品尝结果的感受。

六、拓展(5分钟)

1. 教师播放与制作粽子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和食用习俗。

七、结束(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祝福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2. 教师发放小礼物,感谢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三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材料及环境创设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设计思路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a、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b、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

  说明:此活动可在生活环节中进行。

  c、制作龙舟

  (1)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d、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e、延伸

  可以通过学唱《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五

  中班教案《端午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4、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活动建议

  1、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中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

《端午节》中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3、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 《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 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 讲述屈原的故事。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 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 品尝粽子。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注:有关端午节的风俗见《教师资料手册·科学社会》分册)

  教学反思:

  教师要做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

《端午节》中班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