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猫》大班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8-06-08 03:1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花猫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含小花猫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

2. 素材:小花猫的图片、玩具猫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小花猫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小花猫的认识和喜好。

2. 呈现:通过课件展示小花猫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花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实践: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小花猫的玩具,让学生自由观察和摸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小花猫的特点,例如软软的毛发、敏捷的动作等。

4. 创作:让学生用彩纸和颜料制作一只小花猫的手工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给小花猫设计一个特别的名字。

5. 情感教育: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的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小花猫和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延伸活动:

1. 观察实物: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宠物店观察真实的小花猫,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

2. 绘本阅读:选择一本关于小花猫的绘本,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了解小花猫的生活和习性。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小花猫和其他动物,表演它们之间的日常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花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评价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来评价他们对小花猫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PPT:包含小花猫的图片和相关问题。

2. 素材:小花猫的图片、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花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花猫的特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小花猫的问题,例如它们有几只脚、有几只耳朵等。

2. 实践: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画笔,让学生自由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小花猫。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和指导,例如如何画出小花猫的眼睛、鼻子等。

3. 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进步。

4. 制作: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彩纸、颜料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制作一个小花猫的手工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给小花猫设计一个特别的造型或装饰。

5. 情感教育: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小花猫和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关怀和爱护之情。

教学延伸活动:

1. 观察实物:组织学生到宠物店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小花猫,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小花猫的特点和习性。

2. 绘本阅读:选择一本关于小花猫的绘本,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了解小花猫的生活和习性。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小花猫和其他动物,表演它们之间的日常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的实践活动,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评价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来评价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挥。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生字:猫猪狗牛马。

  2、学习新授生字:说问汗吐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诗歌的兴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诗歌情节。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新授生字:说、问、汗、吐。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

  活动准备

  1、字卡若干。

  2、钓竿小鱼池教具。

  3、小动物头饰若干个。

  4、《小花猫找汗》动画片。

  5、律动音乐《小动物》。

  活动过程

  律动《小动物模仿操》教师领幼儿入座。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小花猫找汗》

  二、听读游戏诗歌教学

  1、动画片看完了,我要考考小朋友,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引导幼儿玩“连连看”的游戏

  3、这些小动物还带来几个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把刚才的小动物图片翻过来,后面是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字卡:猫、狗、猪、牛、马)

  4、认读识字游戏

  三、学习新授生字

  1、这首童话里还有几个小字宝宝不见了,看来我需要魔术帽。

  2、教师引领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独立分析字形。

  四、识字游戏

  1、小猫钓鱼

  2、谁当小老师?

  3、猜猜谁不见了。

  五、活动延伸:童话剧表演。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小花猫找汗》的故事,那我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呢?

  教学反思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1、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促进下一步教学的动力。

  2、情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表演、图谱等多渠道,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并初步学会演唱。

  2、体验音乐活动中探索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练情境表演《小老鼠打电话》(头饰、电话等)

  2、图谱若干张、节奏谱四张。

  一、看情境表演导入。

  1、师:小朋友,小花猫和小老鼠之间总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后,

  问:那在刚才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根据幼儿的述说出示相应图谱并学念儿歌。

  (一)图谱

  1、小老鼠给朋友打电话,结果打错了,打给了小花猫。(出示图谱1)

  2、小老鼠把电话本拿在手中,拨了什么号码是多少?(出示图谱3、4)

  3、师问:你听见小老鼠在电话里头是怎么说的?(出示图谱5)电话另一头的朋友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图谱6)

  4、提醒幼儿看图谱并按照节奏进行对白练习。

  5、师:谁会跟着节奏将小老鼠、小花猫的话说出来啊?

  6、分男、女生练习对白。

  7、你知道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给它的朋友吗?(贴图谱2)

  8、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它(小花猫)呢?(出示图谱7、8)

  (二)学习创编歌词、念词

  1、谁能够看着这些图片把这个故事再讲一下?

  2、小朋友刚才的故事讲得真不错,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唱出来啊?唱歌当然要有歌词,但歌词可不能像小朋友讲的故事一样那么长,歌词必须简洁。看,这儿有八幅图,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学编歌词,好吗?

  3、幼儿创边歌词。

  2、老师带领念。

  3、幼儿念。

  4、幼儿念(钢琴伴奏、无间奏)

  三、学唱歌曲。

  1、你们念的真好,徐老师还会把它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一听?(师唱,配乐、无间奏)

  2、我们一起轻轻的跟老师学唱,好吗?

  3、(师唱,配乐、带间奏)现在你们和徐老师来比赛,看谁唱的好听,好吗?

  4、幼儿唱。不带间奏。师唱,带间奏。师问;谁唱的好听,为什么?(好听的间奏)

  5、那么这些间奏是放在歌中的什么地方呢?请大家再仔细听我唱一遍。(师范唱)

  6、四个节奏练习。

  1)老师来唱前面的歌词,你们用拍手的方法把间奏拍出来,好吗?

  2)幼儿唱,间奏时可以拍手、跺脚、点头。

  7、歌唱,其中对白分角色。(幼儿和老师)

  四、(机动)讨论、表演、师适当指导。

  1、师:活泼有趣的歌曲,在小朋友刚才唱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很想用动作来把它表示出来,现在我们分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怎么来来边唱边表演,好吗?

  2、幼儿讨论。

  3、幼儿表演。

  4、加入开门、猫叫、关门声结合表演。

  五、小结:小朋友,今天的表演和游戏我们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学习,好吗?老师最后要提醒大家,在生活中,我们可千外不能像粗心的小老鼠一样哦!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2.通过扮演儿歌中的角色,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头饰、小花猫头饰(见材料制作)。

  2.儿歌《小花猫打电话》(《信息百宝箱》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1 页)。

  活动过程:

  1.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的儿歌《小花猫打电话》,与幼儿一起说儿歌:

  小花猫打电话

  小花猫,打电话,找个朋友说说话。

  喂喂喂,你好吗?我想到你家玩耍。

  小老鼠,心害怕,花猫不要来我家。

  喂喂喂,对不起,电话号码不对呀!

  2. 向幼儿提问:

  (1)谁打了电话?(小花猫。)

  (2)小花猫为什么要打电话?(因为想找朋友说话和玩耍。)

  (3)谁接了小花猫的电话?(小老鼠。)

  (4)为什么小老鼠听了小花猫的话后会心害怕?(自由回答,如小老鼠怕小花猫吃掉它。)

  (5)小老鼠对小花猫说什么?(对小花猫说对不起,告诉他电话号码不对。)

  3. 老师可以简述故事如下:

  有一天,小花猫想找朋友玩,于是打电话找小白猫,小白猫的电话号码是345678,可是小花猫打了345679。小朋友,你知道谁接到了电话吗?

  电话接通了,对方说:“喂,请问你找谁?”小花猫很高兴,以为找到了小白猫,说:“你是小白猫吗?我是小花猫,你今天有空吗?我想来你家玩。”接电话的不是小白猫,而是小老鼠。小老鼠听见小花猫的声音,心里很害怕,连忙说:“不不不,我不是小白猫,对不起,你打错电话了。”说完,小老鼠立刻挂断电话。

  4.请幼儿分组说儿歌,老师说第一句和第三句,扮演小花猫的幼儿说第二句,扮演小老鼠的幼儿说第四句。

  5.与幼儿玩游戏“猫捉老鼠”,请幼儿戴上头饰,一组扮演小花猫,一组扮演小老鼠,老师朗读完儿歌后,“小花猫”立即去抓“小老鼠”。

  活动评价:

  1. 能说儿歌《小花猫打电话》。

  2. 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可在活动结束后在户外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同时可以通过变换规则,增加游戏的难度。

《小花猫》大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中小花猫和灰老鼠不同的声音。

  2、表现出小花猫合灰老鼠的动作和形态,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掌握游戏规则。

  2、难点:能配上节奏唱出休止符的停顿,能表演出小花猫和会老鼠的形态动作。

  【游戏准备】

  音乐、事先丰富歌曲、场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小花猫和灰老鼠”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全体幼儿拉成圆圈而坐。

  2、师:可爱的小花猫和灰老鼠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1)第一遍,教师用体态暗示幼儿唱歌坐姿要正确。

  (2)第二遍,教师分析歌曲,帮助幼儿了解小花猫和灰老鼠幽默诙谐的情趣,重点在唱出小花猫和灰老鼠的情绪,唱出休止符的停顿。

  二、学习游戏的动作,进一步熟悉音乐乐句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

  (1)个别幼儿表现小花猫和灰老鼠的走路

  (2)集体听音乐模仿学习

  要求:在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夸张有趣(小花猫是怎么走的?灰老鼠是怎么走的?)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

  (1)教师示范,提问: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是一样吗?那我们怎么样去唱呢?(灰老鼠声音低,小花猫的声音响)

  (2)幼儿学习

  第一遍:教师示范小花猫和灰老鼠唱法。

  第二遍:幼儿唱小花猫,教师唱灰老鼠。

  第三遍:跟伴奏分成两部分幼儿进行练习

  第四遍:跟伴奏个别幼儿带领练习

  2、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和体态

  (1)个别幼儿模仿灰老鼠的动作(贼头贼脑的神态),个别幼儿模仿小花猫的动作。

  (2)集体听音乐,配合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形态

  要求:能夸张的表现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形态及动作

  三、学习游戏,掌握规则

  1、游戏方法

  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圆圈,然后有二个幼儿扮演灰老鼠手相互搭肩做抬米缸,请一个幼儿做小花猫在圈外,七八个幼儿做小灰鼠在圈内。

  放二遍音乐,扮演猫和老鼠的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当抓住一二只老鼠时,停止游戏,说明被吃掉,不能游戏。重新开始,请其他幼儿进行游戏。

  2、规则

  (1)做米缸的幼儿可以边做边喊“嘿嘿嘿”拉成一个圈。

  (2)做猫和老鼠的幼儿,一定要在喊完“嘿嘿嘿”后才开始追逐。

  (3)追逐时不能逃跑到圈外。

  四、教师小结

  表扬积极游戏的幼儿,对下回游戏提出创意。

  【活动反思】

  小孩子生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只有幼儿对教育活动内容有兴趣,并保持着适中的轻松愉快情绪时,才能确保其认知效果最佳。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而游戏又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幼儿时期是游戏期,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按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等进行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要求,这些动作常常是律动,歌表演或舞蹈,它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他们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育的关键。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

《小花猫》大班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