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案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和加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份《乘加乘减》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案目标:
1. 理解乘法和加法的概念与运算规则;
2. 掌握乘法和加法的基本技巧;
3. 能够运用乘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
2. 乘法和加法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1. 运用乘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道乘法题目:“3 x 4 = ?”,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得出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结果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区别?
二、讲解乘法的概念与运算规则(10分钟)
1. 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积。
2. 讲解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练习乘法的基本技巧(15分钟)
1. 通过示例演算,讲解乘法的基本技巧:乘法口诀、进位和进一步计算。
2. 给学生布置一些乘法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四、讲解加法的概念与运算规则(10分钟)
1. 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叫做和。
2. 讲解加法的运算规则: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练习加法的基本技巧(15分钟)
1. 通过示例演算,讲解加法的基本技巧:竖式计算和进位。
2. 给学生布置一些加法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六、运用乘法和加法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1.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乘法和加法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七、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总结乘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和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八、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乘法和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法和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乘加乘减》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在乘法和加法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乘加乘减》教案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和加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乘加乘减是乘法和加法的综合运用,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是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份《乘加乘减》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教案目标:
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与运算规则;
2. 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技巧;
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
2. 乘加乘减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1.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道乘加乘减题目:“3 x 4 + 5 - 2 = ?”,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得出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运算的结果是什么?与乘法、加法有什么区别?
二、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与运算规则(10分钟)
1. 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将数与数相乘、相加、相减,得到的结果叫做乘加乘减的结果。
2. 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按照先乘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
三、练习乘加乘减的基本技巧(15分钟)
1. 通过示例演算,讲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技巧: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和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给学生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四、讲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
1.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五、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综合问题(15分钟)
1. 给学生出示一些综合问题,要求他们运用乘加乘减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步骤,并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计算。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加乘减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乘加乘减》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在乘法和加法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和技巧。同时,通过实际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乘加乘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6、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乘加乘减》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的:
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难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
问:①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
②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③指名口答
2、引入新课:小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一样
板书课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例6
1、出示例6
(1)读题
(2)列出算式
(3)问: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是什么式题?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
(4)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题应该先算什么?
(5)运算
2、练习
P9做一做
(1)先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二)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1、准备题
下面简算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7×12=12×7
8×5×4=8×(5×4)
(24+36)×5=24×5+36×5
指名口述各定律内容
问:这些乘法运算定律中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
2、过渡:那么小数乘法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3、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8×(0.5×0.4)
(2.4+3.6)○2.4×0.5+3.6×0.5
(1)集体观察一下0.7×1.2与1.2×0.7相等吗?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看、想想、算算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题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4)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问:现在乘法运算定律中的数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数?
4、练习
P11(3)填在书上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P11(2)
自练后评讲,说出对错的理由
2、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
5.67×0.21-0.62
四、全课
今天你新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P11(1)下面两行
《乘加乘减》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能自己从实际情景中搜集信息,提高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想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例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猴山上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摘桃子。猴妈妈说:我采了36个桃子,猴宝宝说:我采了6个桃子,你知道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
学生列式计算,师讲解数量关系:要求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加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猴妈妈采的只数+猴宝宝采的只数。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现在我们把条件改变下,猴妈妈呢采了3筐,每筐12个,猴宝宝还是采了6个,问题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只?
如果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解答吗?在本子上试着列式解答。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因为猴妈妈采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样求猴妈妈采的个数?同桌交流12×3的算法。
求出了猴妈妈采的个数,再求什么?列式并口答。
3.师指着板书:在这道题中,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再把猴妈妈和小猴采的合起来,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做对了吗?没做对的小朋友别泄气,下面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大家呢,有信心解决吗?
4.教学“试一试”
第二个问题求:猴妈妈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自己列出算式计算,行吗?
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反馈。
5.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与以前有什么两样吗?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
三、分层练习,发展能力
小猴子说:“二(2)班的真棒!为了奖励大家,决定带大家到公园去玩。你们想去吗?可是玩的过程中,我还有问题要考你们,如果你们答对了,还有惊喜等着大家哦,大家好好表现啊!”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门口。
看到墙上写着票价:成人15元,儿童5元。一个叔叔正在买票,叔叔买了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请小朋友帮他算一下,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交流,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的苗圃。
指名说图意,这样的问题呢?能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四、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像这样“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朋友经常会碰到,以后你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乘加乘减》教案 篇六
详细介绍:
课题: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会分步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复合应用题.
教学重点
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解题关键找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白皮球图6个、花皮球图18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能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
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
(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还剩多少个?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书上的准备题.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1【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读题.
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未知.
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
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
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
①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②还剩多少个?
6+18=24(个)24-20=4(个)
答:还剩4个.
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强化解题思路.
2.总结学习方法.
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
(1)读题.(2)找已知、未知.(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
1.做一做.
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
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
(1)默读3遍题.
(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
(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个)
28-25=3(个)
答:还剩3个泥人.
(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
2.比较练习.
(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3.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布置作业
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