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不倒翁中班教案 篇一
教案主题:认识不倒翁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不倒翁并了解其特点。
2. 能够通过观察、摸索和操作不倒翁,培养触觉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不倒翁玩具
2. 彩色纸、颜料、画笔
3. 粘贴纸、剪刀、胶水
4. 认识不倒翁的图片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不倒翁是什么样的玩具。
2. 激发兴趣(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不倒翁玩具,让他们自由摸索和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不倒翁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并鼓励他们用手抓住不倒翁,感受其特殊的平衡性。
3. 认识不倒翁(15分钟)
展示认识不倒翁的图片或故事书,向幼儿介绍不倒翁的特点和玩法。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不倒翁的认识和感受。
4. 制作不倒翁(20分钟)
提供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制作自己的不倒翁。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5. 游戏体验(1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不倒翁游戏体验。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如比赛谁能让不倒翁站得更久,或者让幼儿合作进行不倒翁的推倒和站立。
6.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学习内容,总结不倒翁的特点和玩法。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和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材质和颜色的不倒翁,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2.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角度推倒不倒翁,观察其反弹和恢复的过程。
快乐不倒翁中班教案 篇二
教案主题:探索不倒翁的原理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不倒翁的原理是重心的平衡。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不倒翁的平衡原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不倒翁玩具
2. 平衡杆或直尺
3. 不倒翁的图片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幼儿展示不倒翁的图片或故事书,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询问幼儿是否知道不倒翁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 探索不倒翁的原理(15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不倒翁玩具和一个平衡杆或直尺。让幼儿用平衡杆或直尺在不倒翁上寻找平衡点,并观察不倒翁在平衡点上的表现。
3. 分享观察结果(10分钟)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倒翁在平衡点上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不倒翁平衡原理的猜测。
4. 实际操作验证(15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验证。教师可以示范如何通过调整不倒翁上的物体来改变重心位置,并观察不倒翁的表现。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总结不倒翁的平衡原理。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不倒翁的平衡原理,并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材质和重心位置的不倒翁,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2.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来替代不倒翁上的原有物体,观察其对不倒翁平衡性的影响。
快乐不倒翁中班教案 篇三
快乐不倒翁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乐不倒翁中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目的:
1、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案准备:
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教案流程:
一、出示不倒翁,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不倒翁)你知道它的名字怎么得来的吗?
教师小结:因为不倒翁放好后,怎么摇动都不会倒下来!
二、幼儿观察不倒翁,找出它不倒的原因。
1、教师摇动不倒翁,幼儿观察。
教师:请你再次观察一下不倒翁,找找它为什么能摇摆却不倒的原因?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教师巡回观察。
3、集体活动环节。(了解不倒翁的外型特征。)
教师: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三、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教师小结: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通过
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四、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教师:老师还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