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实用3篇】

时间:2013-08-08 06:3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2. 课文理解和复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课本和录音机。

2. 图片和卡片,用于词汇和短语的教学。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如“葫芦”、“要”、“给我”等。

2. 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Step 2:听力训练(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Step 3:课文理解(1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角色。

2. 学生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Step 4:角色扮演(20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课文中的一个角色。

2. 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情节。

3.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

Step 5:小组讨论(10分钟)

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Step 6:总结和复习(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复习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 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2. 课文理解和复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课本和录音机。

2. 图片和卡片,用于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教师用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如“葫芦”、“要”、“给我一个…”等。

2. 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Step 2:听力训练(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Step 3:课文理解(1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句型结构。

2. 学生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Step 4:角色扮演(20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课文中的一个角色。

2. 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情节。

3.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

Step 5:小组合作(10分钟)

1.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Step 6:总结和复习(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复习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一自然段

  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

  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二、学习四自然段 (多媒体)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

  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板书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

  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

  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

  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

  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

  

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四、总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

  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