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经典3篇】

时间:2016-07-04 09:40: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

题目:探索除法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分清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概念;

2. 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的图示;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教学话题,提问学生对除法的认识;

2. 让学生回顾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通过示意图解释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理解商和余数的关系。

三、运算方法(15分钟)

1.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演示除法的运算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完成练习。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 学生自主完成一组习题;

2. 学生互相批改答案。

五、拓展应用(10分钟)

1. 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六、总结归纳(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八、课堂反思(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想和建议。

《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篇二

题目:探索除法的应用场景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帮助学生理解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将除法与实际问题结合;

2. 运用除法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教学话题,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用到过除法;

2. 让学生回顾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二、应用场景解析(10分钟)

1. 通过举例解析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2. 让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三、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学生自主提出其他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解决;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总结归纳(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七、课堂反思(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想和建议。

《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篇三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

  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四)巩固反馈

  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小题,让学生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

  2.做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

  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分才能平均分.通过学生多次操作,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介绍“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用除法计算.把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的含义与具体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在巩固反馈时,再一次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习题精选

  1.填空

  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2.填空

  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3.填空

  算式:□÷□=□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

  4.填空

  (1)10除以5等于2.□○□=□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2.□÷□=□

  5.应用题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