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精简3篇)

时间:2011-02-03 01:17: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草原教学设计 篇一

草原教学设计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它将学生带到广袤的草原上,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奇迹。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以及草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草原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们实地考察草原的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草原植物、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为什么某些动物选择在草原上生活,它们如何适应草原的环境等等。这样的考察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草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学生们可以学习草原民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了解他们的服饰和饮食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的牧民来校进行交流,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草原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草原创作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写作、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他们对草原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创作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又能够加深他们对草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从中学会欣赏和赏析他人的作品,培养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草原教学设计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点。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和创作活动等方式,学生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因此,草原教学设计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草原教学设计 篇二

草原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以草原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并产生深刻的感悟。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学生们探索、发现和理解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草原生态保护活动,引导学生们了解草原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学习如何保护草原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草原植被的保护工作,例如种植草原植物、清理垃圾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草原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们了解草原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参观草原博物馆、寺庙或者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传统习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草原民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草原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们在草原环境中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例如,学生们可以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草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草原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设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草原的生态系统和科学原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草原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探索知识。通过草原生态保护活动、历史文化考察和科学实验等方式,学生们能够增强对草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思维。因此,草原教学设计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草原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课文语言清新优美, 线索清晰分明,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由于我们的家乡远离草原,学生对草原风光和风土人情缺少感性认识,这样,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情景交融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4个字,读准多音字“蒙、好、行、似”;借助注释及生活实际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草原风光、草原迎客、草原联欢三个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

  3.能找出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揣摩优美的语句,领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者情景交融表达方法。

  4. 积累运用,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抓住关键语句,运用“品读、对比、联想、小练笔”多种方式,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和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揣摩、感悟文中的重点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歌曲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生欣赏视频。

  2、歌曲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3、谁去过大草原?能描绘一下你看到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吗?

  4、同学们对草原的了解可真多,那你知道在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

  【出示“草原分布图”】

  5、请同学们看这里,这是我国的草原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草原主要分布在(指大屏幕上出示的中国草原分布图)内蒙古地区、青海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

  6、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站,内蒙古大草原。

  上课:

  一、谈话导入。

  1、五十年前,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

  【板书: 草原 老舍】 齐读课题

  2、老舍已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了,谁来说说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3、老舍先生还写过很多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

  二、 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渲染 勾勒 鄂温克

  天涯 低吟 襟飘带舞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偏西

  2、自己先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词语】 内蒙古 好客 同行 似乎

  ①读了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中,都含有多音字。)

  【出示“蒙”的三种读音】

  蒙mēng:瞎蒙 (胡乱猜测)

  蒙méng:蒙蒙细雨

  蒙měng:内蒙古

  指读,强调在本课中,读měng

  ②还有一个词也比较特殊(指“同行”一词),这个词既可以读“同行xíng”也可以读“同行háng”,那我们如何区分它的读音呢?

  【出示词语意思】

  同行xíng:同路。 例如:携手同行。

  同行háng:同行业,同行业者。

  指名读,相信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这两句话就难不倒大家了,指读。

  【出示句子】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歌来。

  我和妈妈是同行,我们都是医生。

  三、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词语同学们都掌握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草原。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老师想把刚才大家说的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第一部分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我们可以概括为“草原风光图”。请你也来概括一下第二、三部分吧。

  【相机板书: 风光图 迎客图 联欢图】

  四、 品读感悟,体会草原之美。

  1、 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这草原风光图,去领略一下她的无限魅力吧!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出示“阅读提示”】

  生默读自学,师巡视。

  3、全班交流: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体会“更可爱”“那么清鲜”“那么明朗”和作者愉悦的心情。

  指导朗读:你能体会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来读一读吗?

  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你脑海中,“一碧千里”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相机板书:碧绿、辽阔】

  “茫茫”是什么意思?(视线模糊,看不清楚。)

  为什么在这里说“并不茫茫”?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谈你的理解吗?

  (前面说“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说明空气非常新鲜,非常干净,能见度非常高,远处碧绿的草原也是清晰可辨的,所以说“并不茫茫”。)

  预设学生回答“一碧千里”是“一千里之内非常的绿”,这里的千里真的是指一千里吗?(引导学生理解,“一”是“全、都”的意思)

  指导朗读: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碧绿色的,而这种碧绿却并不茫茫。大家体会的真好,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过渡:是啊,多么美的草原啊!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③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里,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绣”的妙用。(羊群是动的,作者用“绣”字把这些白色的大花定格在了无边的绿毯上,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草原的生机勃勃。)

  指导朗读:多么恰当生动的比喻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老舍是多么喜欢这一望无际而又生机勃勃的草原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

  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于中国画的专业术语,你发现了吗?

  (渲染 勾勒)

  谁能说说这两种画法的不同?

  (提醒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词语)

  【出示“渲染”“勾勒”两幅中国画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再来看看这句话,你有新的理解吗?老舍为什么会用“渲染”这个词来描写草原?

  是啊!怪不得老舍先生说“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欲流”的“欲”是“将要、想要”的意思,“想要流入”和“轻轻流入云际”不矛盾吗?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朗读:老舍先生非常善于观察,他把这美丽的大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真是惟妙惟肖,美极了,也让我们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⑤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老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这句话)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老舍先生真的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那么这首小诗会描写什么内容呢?又会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

  【板书:喜爱】

  假如当时老师也置身于这广袤的草原上,(播放音乐,出示草原风光画面)我一定既想在草原上尽情的奔跑,又想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闭上眼睛,享受这份静谧与安逸。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什么呢?

  大家说的都很好,请拿出“小练笔”,把你最想做的事情写到这几个句子中。

  【完成练笔】

  这种境界,既              又             。

  这种境界,既              又             。

  这种境界,既              又             。

  生写小练笔,师巡视。

  谁来读读你写的小练笔?

  指导朗读:同学们写的都很好,老师想把你们写的也编进课文里,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合作朗读。全班同学读黄色的部分,这三位同学按照顺序读出你们所写的内容。(配乐)

  过渡:是呀,我们都被草原的美丽风光所陶醉了,作者写到这里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骏马和大牛呢?老师想把最后一句话去掉可以吗?

  ⑥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最后一句话变暗)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一次突出了草原的美丽连牛马都被吸引住了,又借牛马表达出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写法,积累背诵。

  1、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老舍先生去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作者初到草原,先写了明朗的天空,又写了碧绿的草原,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

  2、是啊,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就能使文章既清楚、又有条理。

  3、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4、积累好词好句也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请同位两个合作着来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导背诵:学生开始自由背诵。

  5、请学生上台展示背诵。

  六、小结,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草原的景美,人更美,老舍先生一行人初到草原,会受到草原人民怎样的欢迎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草原教学设计(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