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通过《静夜思》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导言:《静夜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重要诗歌之一。本文将通过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静夜思》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表达对《静夜思》的个人感受。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与《静夜思》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读诗吗?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导读(10分钟)
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和意图。
3.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静夜思》的全文,并回答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
4. 情感体验(2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感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其中的情感。可以通过绘画、朗读、表演等形式来展示。
5.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个人表达(15分钟)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写一篇短文,表达对《静夜思》的个人感受。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7. 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反馈。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个人表达环节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
3. 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的提高程度。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并进行创作和分享。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场所,如李白纪念馆,进一步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3. 引导学生参与诗歌朗诵比赛或文学社团活动,提升诗歌表达和欣赏能力。
通过这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并且通过情感体验和个人表达,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引导,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静夜思》作为经典的诗歌之一,将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通过《静夜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导言:《静夜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绝佳材料。本文将通过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作者的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感受作者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夜晚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向学生提问:“你们经常在夜晚看到哪些事物?你们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的情景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导读(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想象夜晚的景象的。
3. 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静夜思》的全文,并回答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作者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4. 观察和想象(2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和想象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夜晚的场景,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描述这个夜晚的场景,并进行创作和表达。
5.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个人创作(15分钟)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夜晚的观察和想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写出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想象。
7. 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反馈。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创作和表达。
三、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在观察和想象环节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
3. 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的提高程度。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想象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创作和表达。
2. 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比赛或文学社团活动,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夜晚摄影活动,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通过这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静夜思》感受作者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且通过观察和想象的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引导,学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静夜思》作为经典的诗歌之一,将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带来积极的影响。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以前已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伊始,就让学生猜谜,学生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为整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
(1)指名试读课题。
(2)师板书这三个字的拼音,再让学生把课题读准。
(3)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4)揭题:这首诗是我国古代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勾起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这一环节中,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感情意境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听录音读诗,要求学生边听边点。
2、自读诗句,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试拼几遍。
3、指名读,评议。
4、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集中出示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开火车试读,要求拼准b、请小老师带读
(2)分块识字:
a、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带读。
b、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
c、用做动作的方式识记“举、低”。
d、学习“故”。介绍新偏旁“攵”。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就送给你了。”
a、做“摘星星”的游戏。
b、书写“头”。(指导两点的位置是一上一下)
c、把字宝宝送回家。
(4)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在柔和
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配乐朗读,深入意境。
(4)表演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表演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拼音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诗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并把它背下来。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给学生搭建有利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是识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要求识记的`字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刚刚在课题中认识过的两个字“静”、“夜”;第二类是韵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乡”;第三类是做动作识记的两个字“举、低”;第四类是需要介绍新偏旁的字“故”。这样的分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适合一年级学生认字的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读教学。因为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炼,意境深远,学生难以理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重在读,不在“懂”,对诗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劲头十足。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了解中秋节全家团圆的含义。
2、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古诗原文,动画
认知准备:知道自己的家乡,并且初步了解故乡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孩子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
你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会有什么变化呢?
中秋节大家要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一家人都在一起赏月、吃饭、品尝美味的月饼,中秋节是阖家团圆(一家人团圆)的节日。
二、学习古诗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是有很多不在自己家乡工作的人,没办法回家和家人过中秋节,他们非常想念家乡,思念家人们。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李白,他就怀着这种心情写了一首古诗——《静夜思》,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出示古诗的动画视频)
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动画里的那个人在干什么?
小结:古诗的名字叫《静夜思》,意思是李白在安静的夜晚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再次欣赏古诗,帮助幼儿逐句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
小结:李白看到自己的床前亮光光的。看起来好像是在地上结了一层霜。于是,他就抬头来看天上的月亮,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的圆,特别的亮。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心里感到很难过。
三、幼儿吟诵古诗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吟诵古诗,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难点)
思考:作者为什么看到月亮会想起家乡?
《静夜思》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