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2-04-06 05:19: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一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的目的是通过绘画毛毛虫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他们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以下是具体的教案安排。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绘毛毛虫的形态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3. 通过绘画毛毛虫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毛毛虫的图片、书籍或幻灯片。

2. 彩色纸、彩色铅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约5分钟):

通过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们看到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毛毛虫有几只腿?”“毛毛虫有什么颜色的身体?”等。

2. 绘画准备(约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彩色铅笔和剪刀,让他们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毛毛虫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3. 绘画毛毛虫(约20分钟):

给幼儿提供彩色水笔和胶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给毛毛虫上色,并贴上眼睛等细节。

4. 交流展示(约15分钟):

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毛毛虫作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画的毛毛虫的特点和颜色。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赞赏。

5. 毛毛虫生长变化(约10分钟):

再次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绘画的毛毛虫作品,思考和分享自己对毛毛虫生长变化的理解。

6. 结束(约5分钟):

给幼儿一个小任务,让他们观察家中或幼儿园周围是否有毛毛虫,并带回来和其他同学分享。鼓励幼儿观察和探索昆虫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二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的目的是通过绘画毛毛虫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他们了解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以下是具体的教案安排。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绘毛毛虫的形态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3. 通过绘画毛毛虫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毛毛虫的图片、书籍或幻灯片。

2. 彩色纸、彩色铅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约5分钟):

通过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们看到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毛毛虫有几只腿?”“毛毛虫有什么颜色的身体?”等。

2. 绘画准备(约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彩色铅笔和剪刀,让他们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毛毛虫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3. 绘画毛毛虫(约20分钟):

给幼儿提供彩色水笔和胶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给毛毛虫上色,并贴上眼睛等细节。

4. 交流展示(约15分钟):

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毛毛虫作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画的毛毛虫的特点和颜色。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赞赏。

5. 毛毛虫生长变化(约10分钟):

再次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绘画的毛毛虫作品,思考和分享自己对毛毛虫生长变化的理解。

6. 结束(约5分钟):

给幼儿一个小任务,让他们观察家中或幼儿园周围是否有毛毛虫,并带回来和其他同学分享。鼓励幼儿观察和探索昆虫的生长变化。通过这次绘画活动,幼儿们不仅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学到了关于昆虫生长变化的知识,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三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

  二、欣赏毛毛虫。

  提问:

  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

  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

  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三、讲解

  1、先画毛毛虫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面去了只看见尾巴,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幼儿安排画面上、下、左、右)

  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四、幼儿自己画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五、作品展示并讲评。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