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7-03-05 01:28: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一

主题:形状认知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能够简单描述每种形状的特征。

二、教学准备:

1. 形状卡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各5个;

2. 形状模型或图片;

3. 形状拼图游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出示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种形状的名称。

2. 情境引入:教师出示形状模型或图片,与幼儿一起探讨每种形状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3. 拓展认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形状,并进行分类讨论。

4. 游戏活动:幼儿分组进行形状拼图游戏,巩固对形状的认知。

5. 总结归纳: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每种形状的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

四、教学延伸:

1. 在游戏活动中引入更多的形状,如椭圆、正三角形等,让幼儿进一步拓展形状认知。

2. 制作形状手工,让幼儿亲自动手剪、拼贴,增强对形状的理解和记忆。

3. 利用形状认知进行综合活动,如在幼儿园环境中找出不同形状的物品,或进行形状分类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二

主题:认识数字1-10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10;

2. 能够按顺序说出数字1-10;

3. 能够简单理解每个数字的数量概念。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10各1个;

2. 数字模型或图片;

3. 数字拼图游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情境引入:教师出示数字模型或图片,与幼儿一起探讨每个数字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3. 拓展认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码、计数器等,并进行数字顺序讨论。

4. 游戏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数字拼图游戏,巩固对数字的认知和顺序理解。

5. 总结归纳: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每个数字的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

四、教学延伸:

1. 制作数字手工,让幼儿亲自动手剪、拼贴,增强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 利用数字认知进行综合活动,如在幼儿园环境中找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或进行数字排序游戏。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运算,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4、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5、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事情自己做,并认真做好每件事。

  2、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3、尝试根据书包功能摆放学习用品和其他必用品,学习整理书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书包的外形,书包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能分类摆放书包中的物品。

  活动准备

  自带书包一个;内装数书;本;铅笔盒;水瓶;纸巾等

  头饰如干个。

  活动过程

  游戏“拥抱”导入;出示小动物头饰,(老师引导;今天,小兔。小猫和小鸭要去上学,熊猫老师说:“明天谁第一个到幼儿园,老师就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

  1、进入故事情节,请幼儿扮演四只小动物,故事内容是小兔和小猫虽然走路快,但不爱收拾书包,而小鸭养虽然走路慢,但养成爱收拾书包的好习惯,小鸭第一个到,得到老师的拥抱,很高兴。没得到的老师也鼓励它们,教育它们,养成收拾书包的好习惯。

  2、小朋友们自由谈话,老师引导。(提问;谁做得对、学谁、为什么?)

  3、分组(六人一组)围坐,观察介绍自己书包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4、集体交流,选出几种类型的书包,让幼儿观察,说出书包的外形和结构。功能(提问;如果班里有相同书包怎么识别?)

  5、整理书包:上学应带些什么?这些物品该放书包哪层比较合适?

  6、游戏:背书包上学。(比比谁是第一)

  7、评价游戏,(提问;谁做得很好?谁还要继续加油?)

  8、音乐(我爱小书包)。

  教学反思

  总体来讲,幼儿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积极。主动的。不足点是,由于幼儿个别差异,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反复巩固训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

  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4)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5)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渗透序数和个数的概念。

  2、理解相邻的数,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3、增加亲子感情。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次序。

  2、理解序数和个数的概念,理解相邻得数。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

  2、小朋友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如果是单数教师参与组合)

  活动过程

  一、开始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按数字顺序站好队。

  二、过程

  1、每组小朋友轮流做家长和孩子,如;家长,放学了,我来接宝宝,我的宝宝在哪里?小朋友,(爸爸或)妈妈(高举数字卡片假设是8)我在这里,从前面数我是第8个。妈妈找到我了吗?妈妈,从前面数数,数到第8个,找到自己的宝宝。

  2、找到宝宝后,原地不动,妈妈问小朋友,你的前面是几个小朋友,他是几号啊?你的后面是几号小朋友,他是第几个呀?和你前后挨着小朋友都是几和几呀?

  3、答对后,找到自己的宝宝领出队,并和老师同学说再见。

  4、每次找对后再重新排队,小朋友可以自己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卡片。

  三、练习

  1、争取每个同学都练习到两个角色(家长和孩子)。

  2、孩子要达到熟练地说出和他相邻的两个数。

  四、看看我们有多聪明

  一个小朋友放学站队,从前面数他是第7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谁能知道站队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