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一
教案主题: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数字1-10,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2. 学生能够用手指和物品进行数数,理解数目的概念。
3. 学生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匹配。
教学资源:数字卡片、计数物品(如豆子、石子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并将卡片放在相应的位置。然后,教师用手指指向数字,让学生跟读。
2. 认识数字(10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势写出相应的数字。然后,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3. 数数(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些计数物品,然后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指和计数物品进行数数,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4. 数字匹配(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计数物品,让学生选择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并将卡片放在物品旁边。
5. 小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数活动。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按照顺序排列。
2. 给学生一些计数物品,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数字,并进行识别和数数。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二
教案主题:认识字母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26个大写和小写字母,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字母。
2. 学生能够将字母与相应的音素进行匹配。
3. 学生能够通过字母的拼接和排列,组成简单的单词。
教学资源:字母卡片、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卡片上的字母,并将卡片放在相应的位置。然后,教师读出一个字母的音素,让学生猜出是哪个字母。
2. 认识字母(10分钟)
教师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势写出相应的字母。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字母卡片,让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字母。
3. 字母拼接(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字母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将字母进行拼接,组成一个单词。
4. 字母排列(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字母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将字母进行排列,组成一个单词。
5. 小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字母认知和单词拼写活动。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一些字母卡片,让他们按照顺序排列。
2. 给学生一些单词卡片,让他们进行字母拼写练习。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字母,并进行识别和拼写。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三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动地点:
鄯善县火车站镇小学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五、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六、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观看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记忆与推算游戏,比较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不同准备
重点提问:
1、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
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教学反思:
1、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五
设计意图
幼小衔接活动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而定的。我们在进行幼小衔接工作中了解到:不少幼儿入学后易兴奋、缺乏自制力、较自由散漫,不能遵守日常学习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因此我们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作为大班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以此活动为切入口,设计了系列关于规则培养的主题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整理活动用具,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杂乱无章的整理区,音乐《劳动最光荣》。
2、超级大转盘游戏。
3、“迷宫”:自制棋类。
“垂钓区”:小鱼、鱼竿。
“图书吧”: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代表丫丫游乐园给小朋友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小朋友去参加“智勇大冲关”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1、我是整理小能手。
放音乐,来到第一关。
师:我们的第一关到了。
场地布置:杂乱无章的场景。
第一关:我是整理小能手。
闯关要求:请小朋友把物品有序归位。
师:现在闯关开始。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整理。
师:请整理完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休息。
现场采访:请问你刚才整理了什么物品,怎么整理的?
我要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能不能闯过第一关。
这里现在整洁有序,说明我们小朋友很能干。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我现在宣布:我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2、游戏《超级大转盘——谁对谁不对》。
师:我们现在向第二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二关。
师:我们第二关是《超级大转盘》,闯关规则:转动大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到数字几,就打开旁边相应的数字几的图画,并按照图画上回答问题的方式,说一说“谁对谁不对”。
教师示范第一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序排队,物品归位,轻拿轻放,节约用水,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应该互相谦让。
师:现在我宣布,我们第二关闯关成功。
3、我是文明小公民。
师:我们现在向第三关进发。
放音乐,来到第三关。
师:我们第三关是《我是文明小公民》,里面有三个活动项目,即图书吧、垂钓区、迷宫。
闯关规则: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参与三个活动项目,分组讨论各自活动项目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并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讨论结束,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幼儿分组游戏,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
迷宫:各种棋类。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互相谦让,不大声喧哗,友好竞赛,乐于合作,物品归位。
图书吧:自制图书。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保持安静,不损坏书籍,友好交换,物品归位。
垂钓区:鱼钩小鱼。
遵守规则:有序排队,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物品归位,互相谦让,合作分享。
师:第三关闯关时间还有2分钟,请小朋友做最后的整理工作。请整理好的小朋友坐回座位,我要检查闯关结果。
教师简单评价。
宣布:第三关闯关成功。
4、结束冲关,发奖牌。
师:小朋友在刚才的闯关游戏中都做得不错,都能遵守游戏规则,我现在宣布我们的智勇大冲关全部闯关成功。每人获得一枚奖牌。我们一起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1、课程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我们组织的活动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设计自然,整个活动,从情景的不断深入到材料的逐步投放,过程的开展都是环环相扣、自然过渡,渗透了操作、合作、挑战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闯关情景的不断深入,幼儿的心境也紧紧地投入其中,其能力和规则意识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
2、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孩子们在操作、尝试、讨论、合作的过程中,整理了活动用具,理解并遵守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整个活动过程,一步步提高要求,让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在一步步的挑战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4、活动内容选择生活化。本次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来选择的,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扩展了生活经验,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主题教育理念,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参观、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能制定参观计划并用各种方法表现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3、幼儿对小学生生活产生积极的向往和愿望。
二、活动准备:
1、活动方案
2、提前和实验小学老师取得联系,完善参观小学的活动计划,并与小学接待老师交流参观计划与要求。
3、提前给孩子做好教育,带着问题去参观,明确参观小学的任务与要求,并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活动要注意安全及不影响小学生学习等事项。
4、给家长发活动通知。
三、活动地点:
实验小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0日上午
五、活动参与人员:
大班全体师生
六、活动过程:
1、早上7:45由家长将幼儿准时送到实验小学门口,各班主任在门口等候并组织幼儿。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学习小学生有秩序地排队、做操。
3、参观小学主要活动场所
路线:参观教室,认一认班级班号标记----走廊----厕所---图书室,参观实验室:餐厅,了解各场所的功能,观摩小学生的课桌椅,上课的方式等。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教室、厕所等与幼儿园有着明显不同的设施。
4、由带队老师做简短的总结,参观结束。
七、活动延伸教育:
回园后,由班级班主任负责,带领孩子进行活动《我参观的小学》。
1、我眼中的小学
组织幼儿分组记录在参观中看到了些什么。
2、讨论问题:
(1)小学生是怎样排队的?怎么做操的?哪里是我们要学的呢?
(2)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3)怎么知道这是哪个班级呢?那么大的小学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班级呢?
(4)上课为什么要打预备铃?
(5)小学的教室和厕所和幼儿园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6)升入小学之后,就是长大了,独立了,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立,小朋友心里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班级老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和孩子一起展开讨论,理顺孩子的思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