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优选6篇】

时间:2016-01-04 06:34: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一

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何提问才能让幼儿积极参与,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呢?

首先,提问要简洁明了。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限,长篇大论的问题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问题的重点和要点突出出来。比如,当老师在教授形状时,可以问幼儿:“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这样的问题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回答。

其次,提问要灵活多样。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于重复性的问题他们会感到厌烦。因此,老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变化方式,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比如:“你觉得这个图形可以用来做什么?”也可以用选择题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比如:“这个图形是圆形还是方形?”通过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此外,提问要注重情感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会影响他们的回答。因此,老师在提问时可以运用情感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比如,在教授自然界的动物时,可以问幼儿:“你觉得小鸟飞翔的样子是不是很美?”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情感去回答,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后,提问要注重互动交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提高语言能力。因此,在提问时,老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并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讨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需要简洁明了、灵活多样、情感引导和互动交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才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和参与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二

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何提问才能让幼儿积极参与,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呢?

首先,提问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于抽象概念和抽象问题的理解会有困难。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将问题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联系起来,让他们能够理解和回答。比如,在教授水果时,可以问幼儿:“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这样的问题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易于幼儿理解和回答。

其次,提问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未完全发展,他们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在教授数量概念时,可以问幼儿:“桌子上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幼儿自己数数,培养他们的数量概念和计数能力。

此外,提问要注重评价和鼓励。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较脆弱,他们对于自己的表现和回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问时要注重评价和鼓励,积极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回答问题。可以通过表扬和肯定来鼓励幼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最后,提问要注重反思和总结。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因此,在提问时,老师要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可以通过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让他们学会从中总结和提炼知识。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评价和鼓励以及注重反思和总结。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才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和参与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三

  一、简单提问法

  简单提问法可以说是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让幼儿直接回答结果,或者用是或否来进行判断,因为这种提问策略比较容易,老师在讲授新课程内容前可以针对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明确的提问,而这些问题因为是刚刚学过的,对于幼儿来说会显得十分的简单明了,所以他们就会争相回答,这种提问的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提问方法,比如说,幼儿老师可以在音乐课上让几个回答问题踊跃的幼儿来表演上节课所学习的舞蹈,然后再让其他幼儿进行指正,这样不仅让表演的孩子获得了收益,更让观看的幼儿变得更加的认真,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但老师在这种提问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概括性和总结性,更要有明确性,让幼儿看到问题就能想到答案,不会答非所问,也不会一脸迷茫。

  另外,让幼儿进行问题的判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判断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会辨别是非,比如说在幼儿学习数学运算时,老师就可以用简单的数学算式来对幼儿进行考验,3+4=7,2+5=7,5+2=7,可以针对这三个算式让幼儿进行对错的判断,虽然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幼儿们来说,他们的大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如果要进行最后的判断,就需要进行细心的计算,这种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在计算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认真与细心,还会为自己的判断正确率感到骄傲,是提高幼儿是非对错判断能力的最好方法。

  二、探究提问法

  探究提问法既可以让幼儿对事物进行深入的了解,还可以起到启发的作用,因为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比较的单纯,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尤其是对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总想一探究竟,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来进行问题的探究,让幼儿们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挖掘,比如说,在给幼儿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跟随着课件中小蝌蚪的思维,一步步的深入探究,先不要把最后结果抛出来,而要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到底谁才是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金鱼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让他们稚嫩的大脑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最令人难忘的,而且这种探究提问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神去想问题。

  现代的孩子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受着几代人的宠爱,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不知道什么是苦,而幼儿教师在进行集体活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让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学会自己成长,比如说在感恩节前夕,可以给孩子们讲一讲感恩的故事,让他们懂得孝顺,懂得尊老爱幼,让孩子们对这一系列的知识进行探究以后,就可以启发他们,在感恩节到来时,想对谁说一声谢谢,这时孩子们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会想到妈妈、爸爸、而有的则会想到爷爷、奶奶,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所感到的呵护与爱是不一样的,这时老师一定要帮助和启发他们来用各种形式进行感恩,比如说可以为妈妈做一件手工制作,为爸爸献上一首歌,为爷爷捶捶背,为奶奶洗洗碗等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去创造美好。

  三、开放提问法

  顾名思义,开放提问法就是让幼儿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提问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孩子们的身心完全放开,而且也是对比较内向的孩子的一种提高,因为平时沉默寡言的幼儿在老师提问时总是低着头,没有勇气回答,或者害怕回答错误,这时幼儿老师就可以运用开放提问法来鼓励这些不爱讲话的孩子,只要敢说,就是最棒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这样的问题设计一定要巧妙,要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智谋双全的小诸葛,比如说老师可以就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来让这些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每个孩子肯定会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节目,而老师也就可以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找到各个孩子的.特性,为集体教学活动提问策略的实效性奠定基础。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四

  一、在实际教学中,提问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问题范围狭窄,缺乏目的性,局限于某个方面或活动内容本身。例如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很多老师一上课就直接进入主题,围绕“这是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事?”等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很少从故事名称、内容情节是否可以拓展等角度入手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在一些老师的心目中,提问的主要依据是与活动目标相关,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关,对其他目的缺乏了解。

  3.顺序条理不清,主要体现在一个问题本身和多个问题的连接上。比如,一个问题的内容表述不当、语音语调分辨不出、听不清重点词等,给幼儿的回答带来一定障碍。

  4.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过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我们往往就有了自认为满意的答案,因此在活动中总期望问出问题后立刻有孩子能够一下命中。

  5.对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预想不全面,缺乏应对。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养成多方位思考的习惯,认为孩子定会按照自己想好的思路进行活动。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孩子基本经验、现有水平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了解不足,因此一旦孩子的回答出乎意料,就不知如何应对。

  二、一个有效的、优质的集体教学活动怎样设置提问、适度合理回应呢?

  1.问题从哪里来

  问题是在教学内容和幼儿对内容的理解之间架设的桥梁,是用来激励幼儿进行思考及根据提供的材料采取行动的工具。一般来说,问题是在幼儿生活经验和活动范围中产生的。例如幼儿当前学习的主题,可以引发很多相关问题。有时,幼儿间的争执或错误也会形成一些有趣而有价值的问题。最贴近孩子的人或事物及他们的变化、社会热点等都是问题形成的发源地。美国的鲍里奇博士曾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道:有效的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孩子在活动前,可以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注意的是:问题,应针对大多数孩子有所认识,但认识并不完善之处。把一些问题尽可能还原为幼儿生活,与孩子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并让他们觉得有足够的新鲜感。

  因此,教师脑中要有大课程意识和儿童发展意识,随时关注、接纳幼儿的问题,判断其价值,给予有效支持。

  2.提问的顺序和安排

  提问的一般顺序包括:组织、激发、反应等。美国一些研究者发现:提问的顺序往往由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性问题进行。而这个方式并非单一的,在活动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多个回合。例如,和孩子讨论中草药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关于中医看病的。当时的问题是:她可能生了什么病?感冒会有什么症状?你感冒的时候医生配什么药给你?中医医生会给她哪些药呢?认识这些药吗,它们什么样?这个过程就是从开放性逐渐导向封闭性。

  为了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提问目的应不同。一般,教学目标中都隐含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情绪情感、借助活动想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等。所有这些都借助活动过程和提问策略反映出来。为达到这些目标,内容就成为一种手段,它包括过程问题和内容问题。

  3.提问过程中的策略

  提问后给予孩子适当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只要2~3秒的思考时间,孩子就可以回答了。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调整性的,或者可能有争议,需要孩子仔细想一想,等待的时间就要稍微长一些。

  4.对孩子的回答给予适度的回应

  第一,让孩子参与信息和答案的收集。利用幼儿的思想和力量进行经验的交流和互补。研究表明:使用幼儿的想法,可以提高他们对活动的投入程度。

  在活动中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就观察或体验到的而又不明确、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而有一些孩子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结果,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回家询问,在活动时拿出来交流,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倾听和表达能力,又促进孩子的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幼儿间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同伴互补的力量。因此,回应孩子问题的对象不仅可以是老师,还可以是同伴。

  第二,善于接纳孩子的各种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自主性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功能性错误,即幼儿在回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无论这些错误是意想不到的还是由老师制造的,都不要把它想成不好的事故。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支持孩子的想法,善于接纳孩子的错误答案,在正确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转化。

  第三,以探询方式进行追问,借助追问梳理、提升。

  探询是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别人答案的陈述,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辅助行为。它能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经验,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在一个活动中,如果诱导、探询、调整循环进行,幼儿就能获得更多信息,获得最大进步。

  5.借助问题进行自然转换

  提问除了可以激发幼儿兴趣、进行认知建构外,还可以进行环节的转换和课堂管理。我们有时可以用问题传递信息,提醒他们注意即将发生的变化。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短语加以强调。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五

  1

、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

  课堂提问要使全班幼儿都能参与思考,但不同幼儿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这些幼儿提出。总之应尽量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科学活动《光滑的玻璃制品》,所设计的提问“看看桌子上的东西,找找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这是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你还知道哪些是玻璃做的?是干什么用的?”“你们摸摸、看看这些玻璃制品,它们是怎样的?”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对能力教强的幼儿可以问他们“我们来看看、摸摸,比较一下,玻璃制品和我们认识的塑料制品有什么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

  2

、提问后应给予幼儿一定待答时间。

  据研究,从孩子倾听问题——理解问题——言语组织至少需要2-10秒,依问题的难易程度而不同,如果请幼儿站起来回答,则依个人的性格特征(内向型、羞怯型、外向型)而差异较大,从5秒到30秒不等。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语言表达,孩子的性格等因素,给予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但在实际中,有很多教师提问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仅1秒左右,这不仅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在故事教学中,当教师讲述完故事后,往往会提“故事中有谁?”以此让幼儿来了解故事中的角色,这些问题比较表面化,那么等待的时间可短些,而且不用重复回答。像“你还能帮他们想出哪些更好的办法?”这种发散性思维问题,教师可以多等一下,而且可以请多一点幼儿回答。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 篇六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国)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

  1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来进行.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

  1.1在备课中还要反复推敲所设计的问题,使课堂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

  通过关键性和标志性的问题来清晰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核心知识,明确重点和难点,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在天花板上用悬绳吊一个的电风扇,电风扇静止时受几个力作用?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如果电风扇在匀速转动呢?当电风扇转动与静止时相比较,对天花板的拉力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电风扇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里对电风扇的受力科学研究,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点明了整节课的主旨.

  1.2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

  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问题环环相扣严密紧凑,有的问题悬念迭起吊人胃口,有的问题趣味横生,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对于一堂课开始时,通过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是必要的,这样使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如在学习“超重与失重”一课时,可先提出两个问题:①心脏病人为什么不宜乘飞机旅行?②我国发射载人飞船,飞船上的人将面临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兴趣.

  1.3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所提问题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1.4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也是影响提问能否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优化,问题一般要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2课堂提问需要把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例如:在授课前的复习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掌握新知识铺路架桥,但不能停留在对旧知识的重复上,要加深、拓宽,达到温故知新;预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对新知识早知,找出疑点,课上解决;授课中的疏导提问,要注意学生思维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疏导,排除思维定式障碍;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要注意对新授知识的归纳和总合.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提问,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前后知识的联系处提问,可以使新旧知识系统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例如在“超重与失重”一课中,当教师讲授“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后,可让学生观察一个“水断流”的实验,教师手提着一个盛满水的透明塑料瓶,用锥子在水瓶上打一小孔,瓶中就喷出一股细细的水流.这时提问:①当教师手拿直尺准备切断水流时,先问学生“水会断流吗?”不会!这不是古人所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情形吗?接着进一步提问:②“如果将水瓶自由下落,水瓶在下落过程中水流将会怎样?”这时可留少许时间让学生思考、发挥想象,并让学生发表意见.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教师当场演示,结果发现水断流了.学生们的疑惑顿然得解,之后请学生自己作解释.

  3课堂提问需要要捕捉信息延伸疏导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课堂上提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即生成性问题,面对生成性问题,也正是考验教师对课堂临时出现问题的应变能力.一个成熟的教师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这些“临时事件”的,而在每次面对这些临时事件时,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并当机立断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重要,老师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延伸拓展,可以巧妙拓展学生思维.有时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不能在课堂内解决,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老师在课堂上要用敏锐与机智引导学生尽情彰显自我,合理进行多元感悟.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深刻地认识,广泛的共鸣,给课堂带来精彩.

  当然这种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也不是不可习得的.对生成性的问题处理后还要进行反思, 反思自己在临时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地加以总结是处理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4课堂提问需要积极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合理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根棒,使之匀速地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时问:“棒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多大?”学生们脱口而出:E=BLv,教师说电动势为零,学生愕然(以为教师搞错了),接着教师说:这是一根木棒啊!学生大笑.又问:“为什么木棒切割磁感线没有电动势,而金属棒切割磁感线就有电动势呢?”学生思考后说:因为金属棒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而木棒内部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接着教师转入“磁流发电机”的教学,学生很快联想到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E=BLv,L相当于金属棒长.

  例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同样提一桶水,一个成年人可以提起来,两个孩子合作也可以提起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一个成年人用的力和两个孩子用的力相同.)那成年人的力和两个孩子的两个力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此外也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挂图,创设问题情境导入问题.

幼儿园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