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推荐6篇】

时间:2016-01-07 04:28: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一

标题:认识人民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

导入: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否见过人民币呢?它是我们国家的货币,用来买东西和交换物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吧!

一、认识人民币的外观

1. 引导孩子们观察人民币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2. 引导孩子们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二、认识人民币的价值

1. 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们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代表着不同的价值。

2. 引导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和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认识人民币的图案与意义

1. 通过展示人民币的图案,让孩子们发现其中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2. 引导孩子们了解人民币上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的故事,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四、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1. 引导孩子们明白金钱的重要性,但也要教育他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

2.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引导孩子们学会合理支配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五、巩固与拓展

1. 制作人民币拼图、人民币手抄报等活动,巩固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识。

2. 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商店,用人民币购买一些小物品,让他们亲身体验使用人民币的过程。

结语: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学到了正确的金钱观念。以后,不论是买东西还是储蓄,都要理智对待金钱,不贪图便宜,不浪费钱财。希望你们能够做一个懂得理财的好孩子!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二

标题:认识人民币,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能力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用来买东西和交换物品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并学习如何理财和管理金钱。

一、认识人民币的外观

1. 给孩子们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引导他们观察人民币的外观特点。

2. 引导孩子们学会辨认人民币的真伪,了解如何防止接受假币。

二、认识人民币的价值

1.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代表着不同的价值。

2. 引导孩子们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增强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认识人民币的图案与意义

1. 展示人民币上的图案和纪念币,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2. 带领孩子们了解人民币上的人物和故事,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爱。

四、学会理财和管理金钱

1. 引导孩子们认识金钱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储蓄和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2. 通过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和储蓄目标,培养孩子们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金钱。

五、巩固与拓展

1. 制作人民币的手工艺品和游戏道具,激发孩子们对人民币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带领孩子们到银行或邮局参观,了解金融机构的作用和金钱管理的方式。

结语: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学到了如何理财和管理金钱。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你们能够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和理智的金钱管理者,用金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三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2. 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 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2.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小朋友,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买漂亮的短裙吗?

  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东西吗?

  2.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

  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展开

  课件演示:人民币

  1. 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2. 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

  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面值的颜色,图案,大小的不同。

  3.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

  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4.教师讲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三、结束

  1、再次播放课件,供幼儿比较,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

  ②分币(3种)

  纸币 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五

  【教学目标】

  1、当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经历分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参与学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

  【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

  师:我们去文具店里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生:需要钱

  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②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师: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第3幅图)

  师: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引出课题

  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师: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一认分一分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人民币认一认,并把你喜欢的一张拿出来说一说,介绍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人民币,并追问你是怎么认识它。引导学生讲出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知道它的面值。)

  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纸币和硬币,让生生一起来认一认,巩固由数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课件出示各面值人民币

  (1)师: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的这些人民币已经是按单位的规律分好的)

  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角、分还有吗?(对,没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民币按照单位分为三类: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7种

  按单位分角:(1角、2角、5角)3种

  分:(1分、2分、5分)3种

  接着让学生操作,将人民币按单位分一分。

  师:我们还可以把人民币怎么分类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形状不同,有长方形和圆形;有些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他们的材料不同分。

  这里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发现进行正确的引导。

  按材料分:纸币、硬币

  练习,看一看:

  (三)换一换

  1、师出示2角人民币

  2角可以换()个1角(课件出示)

  1角+1角=2角

  2、课件直接出示:

  5角可以换()个1角

  1角+1角+1角+1角+1角=5角

  3、想一想

  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四)元与角的十进率

  1、、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

  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

  得出:1元=10角(板书)。

  2、填一填

  3元=()角4元=()角

  20角=()元50角=()元

  三、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一元钱可以买那些文具用品?

  2、说一说

  解决实际问题:在瑞安坐公共汽车,有的票价是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么拿?(体现多种拿法)

  四、全课总结。

  1、全课回忆:人民币的单位有()()()

  1元=()角

  2、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

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