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推荐3篇)

时间:2017-07-02 05:4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一

标题:《守株待兔》故事情节引发的思考

导入:

1. 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故事,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呈现《守株待兔》故事的图片或玩具道具,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主体:

1. 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

2. 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农夫要守株待兔?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做?

3. 提醒孩子留意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农夫的坚持、兔子的机智等。

4. 分组讨论:请孩子们就故事情节中的农夫和兔子的行为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5.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6. 引导孩子思考故事的寓意,例如勤劳努力、机智聪明等,让孩子们从中学会一些道理。

总结:

1. 引导孩子回顾故事的情节和故事中的寓意,巩固他们的理解。

2.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或不喜爱的原因,并尊重他们的观点。

延伸活动:

1. 绘画:请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农夫和兔子。

2. 创作:以《守株待兔》为题材,引导孩子们编写自己的故事情节。

《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二

标题:借助《守株待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导入:

1. 回顾之前学过的故事,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展示《守株待兔》故事的相关图片或玩具道具,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主体:

1. 引导孩子观察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农夫守株待兔的场景、兔子的行为等。

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对这种行为有什么想法?

3. 呈现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4. 引导孩子思考:农夫守株待兔的行为是否明智?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做?

5. 分组活动:请孩子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6. 引导孩子思考故事的寓意,例如勤劳努力、机智聪明等,让孩子们从中学会一些道理。

总结:

1. 引导孩子回顾故事的情节和故事中的寓意,巩固他们的理解。

2.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或不喜爱的原因,并尊重他们的观点。

延伸活动:

1. 观察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物品的特点。

2. 探究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三

《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名称:《守株待兔》

  活动目标:

  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活动准备:图片。

  关 键 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只有图片,所以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2、幼儿观察图片(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

  3、观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碰巧的、难得的事。

  (3)还有谁想问问题的?

  (4)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

庄稼会怎样?

  (5)幼儿观察故事后半部分图片。

  (6)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一遍。一会请你来说说:你觉得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动。

  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许多成语像“守株待兔”一样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一些成语故事,以后我们来讲给大家听。愉快结束。

  附:《守株待兔》

  古时候,一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出来。它见有人,非常害怕,于是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树干上,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农夫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野兔肉,非常高兴。

  第二天,农夫来到地里,可他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来撞在树干上。后来,农夫干脆不想花费力气,他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苗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农夫伤心地哭了。

《守株待兔》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