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通用3篇)

时间:2015-01-09 01:13: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 篇一

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于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现状问题,亟待研究和改进。

首先,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功利主义教育观念。这些教师将教育目标仅仅定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过分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将大量时间用于教授知识和应试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能力。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长远发展。

其次,一些幼儿园教师存在行为主义教育观念。他们过分强调外部的奖惩制度,对孩子们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缺乏对儿童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关注。他们忽视了儿童的情感、情绪和社交发展的重要性,不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和自我认知的形成。

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传统教育观念。他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和控制力,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阻碍了幼儿园教育的进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培养和引导。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目标,从单纯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全面发展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最后,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多元化的教与学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的培养和引导,可以改善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 篇二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教师缺乏对幼儿发展的科学了解。他们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一些教师存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固守。他们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无法适应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需求。另外,一些教师对于自身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自身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提升。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机会,加强对幼儿发展的科学认知。其次,幼儿园应该建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引导机制,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研讨会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水平。另外,教师个人应该重视自身教育观念的提升,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总之,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现状研究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引导,建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引导机制,以及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观念的全面提升,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 篇三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社会文化所认同的该性别的成员应具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直到儿童发展到生殖器阶段,即3-6岁才开始出现性别分化。“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形成使得该阶段成为儿童性别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尔伯格则指出,儿童大约在4-6岁开始具备性别认同和性别恒常性的基本概念,这对儿童性别行为的定性和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3-7岁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生物因素、社会经验、认知发展一起作用的结果。对于3-7岁儿童来说,幼儿园教育作为影响其社会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的性别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是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国内外一些研究者提出教师对男小朋友童不同的对待方式会影响儿童性别化的发展,教师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文献资料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的性别教育行为与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系。随着心理学从行为科学到认知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教师的行为与教育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提出要更好地理解教师教育行为就必需研究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的研究属于教师教育观念实证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国内一些研究者对教师的性别观念进行过研讨和分析,但针对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的研究很少。

  教师对性别教育的含义、重要性、内容、方法的理解情况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讨。

  从幼儿教育领域的实践层面来看,幼儿园存在大量的性别教育现象,所以对教师性别教育观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以下几个方面研讨幼儿园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的特点:(1)对性别教育含义的理解情况。(2)对性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情况。(3)对性别教育内容的了解情况。(4) 对性别教育方式的了解情况。(5)在性别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选取不同级别的幼儿园各2所,共6所幼儿园,以所有幼儿园中99位日托班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为更深入了解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现状,研究者还对2 所幼儿园中的10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所有被调查对象中,62.6%年龄在21-40岁,51.5%教龄在6-20年,42.4%拥有大专文凭。

  (二)研究工具

  1、自编幼儿园教师性别教育观念调查询卷。在参考以往教师观念研究效果的基础上,采用分解目标体系的方法,根据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的'含义、重要性、内容和方法的理解以和在性别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五个方面编制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通过预实验,最终保管了29个题目。

  2、自编幼儿园教师性别教育观念访谈提纲,共包括9个题目,分别指向研究内容的五个方面。

  (三)数据处置

  对99份有效问卷进行编号,采用SPSS forwindow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含义的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95%的教师知道性别教育不等同于性教育,但同时约有65%的教师将性别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幼儿认识和区分性别的教育”,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性别教育的具体含义。从10位访谈教师的情况来看,只有4位教师曾经接触过“性别教育”这一概念,且接触的次数都较少。当问和“性别教育究竟是指什么”时,有6位教师只提到“是让幼儿能区分自身和他人的性别的教育”:有3位教师认为性别教育还应该教育幼儿具备与性别相符合的特点;只有1位教师提出 “性别教育要协商幼儿发展适宜的性格、行为特点”。总的来看,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教师知道性教育与性别教育不同,但大多数教师对性别教育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整个社会对性别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研究缺乏,身处一线的教师缺少了解性别教育的途径。调查过程中很多教师谈到很少接触或者基本上没接触过“性别教育”。可见,缺乏了解性别教育的途径是教师不能对性别教育的含义形成全面、科学认识的主要原因。

  (二)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研究显示,88%的教师认为在幼儿阶段进行性别教育是有必要的,约84%的教师同意“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性别教育对儿童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约有 60%的教师认为幼儿的性别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61%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性别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不大。研究还显示,75%以上的教师认为“相对于语言、科学等这些课程来说,性别教育是很次要的”,67%以上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专门的性别教育活动。

  从访谈情况来看,当问和“哪些因素会影响幼儿的性别特征”时,10位教师中有8位只谈到家庭教育对幼儿性别特征形成的影响,只有2位教师提到幼儿园的教师和同伴对幼儿性别特征形成的影响。当问和“幼儿园对幼儿性别特征形成的影响如何”时,有6位教师谈到“幼儿园的影响不大,教师的作用很小”,只有1位教师提到教师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局部教师认为幼儿阶段的性别教育很重要,但教师普遍认为家庭应该承担幼儿性别教育的主要责任。

  访谈中许多教师表示,他们发现男女幼儿在小班后期就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每个幼儿会出现不同的性别特征发展倾向,因此他们普遍认同幼儿阶段是性别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时正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家庭是影响幼儿性别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影响以和对家庭性别教育的指导责任,从而忽视了幼儿园性别教育的重要价值。此外,目前幼儿园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有评级、观赏、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活动,加之许多幼儿园师资紧缺,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因此性别教育这种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每个幼儿性别特征了解基础上的教育活动,短时间内难以受到重视。

  (三)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内容的了解

  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包括三个方面: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和性别特征行为的形成。幼儿园性别教育内容相应的应该包括: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发展适宜的性别特征行为。除此之外,由于幼儿园还承担家园协调的责任,因此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内容还应包括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性别教育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83%的教师认识到幼儿在入园后有必要学习识别自身的性别,约有67%的教师不认同直接让幼儿记住自身性别的教育方式。73%的教师认为向幼儿介绍男女生殖器上的差异是件尴尬的事,60%的教师更倾向于选择让幼儿通过识别头发和衣着的教育方式。访谈中当问和教师“不愿意介绍男女生理区别”的原因时,他们表示主要是“给幼儿讲生理区别怕他们听不懂”“我们也不清楚怎么去讲”,所以“还是让他们通过外表区分比较简单,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有些短头发的女孩就老分不清自身是男孩还是女孩”。

  在“如何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和适宜的性别角色行为”认识方面,约有67%的教师认为社会保守的性别观念有不合理之处,但同时又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幼儿形成与社会保守观念要求一致的行为。

  就“是否应针对幼儿的性别特征问题与家出息行沟通”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近92%的教师认为应该与家长沟通,但大局部(67%)教师并不清楚究竟应该怎样与家长交流。访谈中,有2位教师提到“当幼儿的性别特征出现异常时,应该与家长交流”,只有1位教师谈到“可以教给家长正确的性别教育方法”。

  总的来看,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但主要是感性理解,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首先,目前我国缺乏与幼儿园性别教育相关的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几乎没有涉和性别教育的内容,《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也只有在小班“教育内容”中的“个性品质”一栏提到“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要让幼儿认识自身的性别”,然而并没有指出教师具体应该怎么去实行。缺乏可参考的规范性的指导纲要是教师对性别教育内容发生问题和困惑的主要原因。其次,教师所接受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中也缺乏性别教育方面的内容,幼儿园同样很少组织教师进行性别教育方面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四)幼儿园教师对性别教育方式的了解

  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考察教师对性别教育方式的了解情况:对男女幼儿教育方式的区别和对双性化教育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大局部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保守的性别教育方式。即强调男女差异的教育方式。教师在教育男孩方式选择上的得分低于教育女孩方式选择上的得分,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系数,两者得分在p<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教师教育男孩的方式更保守,而对女孩则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

  “双性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性别角色教育模式,“它是要使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保守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中的优秀心理品质,从而更加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使人格发展更加完善。”幼儿园教师是怎样看待“双性化教育”的呢?调查发现,有69%的教师不清楚“双性化教育”究竟是指什么:绝大多数 (80%)教师同意“让男孩有男孩的样,女孩有女孩的样”;10%的教师不赞成“双性化教育”;只有21%的教师赞成“双性化教育”。不赞成“双性化教育”的教

师主要认为“双性化教育”不具备在幼儿园实行的可能性,而赞成的教师主要认为“双性化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是以其自身性别观念为基础的,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指出,教师的性别观念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由于教师对“双性化教育”方式了解较少,导致他们倾向于用保守思想来衡量幼儿的性别特征。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受男女平等和提高女性地位思想的影响,社会不再用保守的性别角色要求来衡量女性。

  (五)幼儿园教师在性别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调查数据显示,40%的教师表示,自身在性别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不清楚究竟哪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22.2%);“很少接触性别教育,对这方面了解太少”(15.1%);“不清楚性别教育包括哪些内容”(13.1%)。

  四、考虑

  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个社会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对性别教育重视、了解程度偏低是影响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性别教育,从而提高社会对性别教育的关注度,加深对性别教育的了解程度,从而推动教师保守性别教育观念的转变。

  缺乏相关的教育指导纲要是目前教师在性别教育问题上出现问题和困惑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幼儿性别教育的含义、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去实现,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讨和界定,因此制定有关性别教育的规范性指导纲要十分必要和紧迫。

  幼儿园应该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性别教育的学习和研讨,提高教师对性别教育的重视和了解程度,解决教师在性别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和困惑。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性别特征发展上有哪些特点,掌握让幼儿形成正确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的教育方法,从而协商幼儿形成适宜的性别特征行为。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现状研究(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