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幼儿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7-09-07 06:19: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鱼幼儿教案 篇一:通过游戏认识鱼的特点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大自然的地方,了解鱼的特点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兴趣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们认识鱼的特点,激发他们对鱼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鱼的外观特点,如身体呈流线型、有鳞片、有鳍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动手制作鱼的模型来加深对鱼的理解。

3. 激发幼儿对鱼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准备:

1. 鱼的图片和模型

2. 纸、颜料、剪刀、胶水等制作鱼模型的材料

3. 游戏道具:鱼的图片卡片、鱼的拼图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展示鱼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鱼的外观特点,并让他们说出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想象。

2. 游戏一:鱼的特点猜猜猜

教师将鱼的图片卡片分发给幼儿们,幼儿们根据卡片上的描述猜测是哪种鱼,并说出鱼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和引导。

3. 游戏二:制作鱼的模型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鱼的模型,并带领他们一起制作鱼的模型。教师先给幼儿们分发纸、颜料、剪刀等材料,然后逐步指导他们将纸剪成鱼的形状,并用颜料给鱼上色,最后用胶水将鱼的各个部分粘贴在一起。

4. 游戏三:找出不同

教师将鱼的拼图分发给幼儿们,幼儿们将拼图完成后,教师要求他们找出拼图中与其他鱼不同的那一块,并解释为什么不同。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鱼的特点,并鼓励幼儿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鱼类。

四、教学延伸:

1. 邀请家长带孩子去水族馆,观察真实的鱼类,进一步加深对鱼的认识。

2. 在游戏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提供一些与鱼相关的游戏、玩具或书籍,让幼儿们继续探索和学习鱼的知识。

鱼幼儿教案 篇二:通过观察鱼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引言:通过观察鱼的生活习性,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幼儿们观察鱼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如鱼在水中游动、用鳃呼吸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鱼的生活习性来加深对鱼的理解。

3. 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有关鱼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鱼缸、水、鱼食等观察鱼的生活环境和用品

2. 游戏道具:鱼的卡片、鱼的生活习性图片卡片等

3. 手工材料和工具:纸、颜料、剪刀、胶水、彩色纸条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展示鱼缸,让他们观察鱼在水中的生活习性,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鱼的观察和想法。

2. 游戏一:观察鱼的生活习性

教师将鱼的生活习性图片卡片展示给幼儿们,幼儿们观察图片,说出鱼的生活习性,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3. 游戏二:找鱼的小窝

教师将鱼的卡片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幼儿们分组进行寻找,找到鱼的卡片后,要观察卡片上的鱼的生活习性,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4. 手工制作:鱼的手工作品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鱼的手工作品样本,然后给予他们纸、颜料、剪刀、胶水等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鱼的手工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和指导,鼓励幼儿们发挥创造力。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鱼的生活习性,并鼓励幼儿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鱼类。

四、教学延伸:

1. 在户外活动中,组织幼儿们观察水中的鱼类,让他们亲自体验和观察鱼的生活习性。

2. 鼓励幼儿们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更多的鱼的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鱼幼儿教案 篇三

鱼幼儿教案

  鱼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认识鱼类的外形及繁殖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观察相结合

  教学重点

  鱼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

  课件及几条新鲜的鱼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学生回家收集或上网查询关于鱼的有关资料引入课题

  收集了哪些资料,学生汇报收集的情况

  (围绕资料提问式归纳总结进入新课)

  鱼 类

  鱼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脊椎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的头部不能灵活转动,体型多呈棱形,用鳃呼吸,多数鱼用鳔来控制身体在水中的升降。鱼可分为软骨鱼纲及硬骨鱼纲两个独立的类群。世界上约有24000种鱼类,我国有3000多种。

  学习新课(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认识鱼外形的特征

  讨论:

  这几种鱼的外形有些什么?

  我们见到的鱼,是不是都有鳞、鳃、鳍和侧线?(看鱼和观看课件)

  教师引导推想结论:

  教师小结:由于我们见到的鱼大多数都有鳞、鳃、侧线和鳍,而其它动物没有或少有,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想: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躯干部有鳍是所有鱼的外形的'共同特征.

  指导学生认识鱼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

  讨论:

  ①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②鱼靠什么行动?

  ③鱼是怎样呼吸的?

  ④引导学生归纳,鱼类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小结:鱼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靠鳍划水运动,这是鱼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课件展示)

  指导学生认识鱼的繁殖特征

  谈话:鱼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总结

  观察:图中的鱼在干什么? 鱼把卵产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

  讨论:

  由此可以认为,鱼类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小结:用卵繁殖后代,也是鱼类的一个共同特征。

  指导学生概括鱼的共同特征。

  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后代.

  巩固.练习

  提问:

  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什么样的动物是鱼,什么样的不是鱼?

  观察和讨论:(出示图片)

  图中是什么动物?

  哪些是鱼,哪些不是?为什么?

  教师小结:概述本节课内容(结合课本简述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

  鱼

  你了解鱼吗?请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图片回答问题,认识鱼。

  1. 你收集了哪些关于鱼的资料。

  2. 你知道鱼类有多少?

  3. 鱼的外形有些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

  4. 你知道鱼

的哪些特征?它是怎样呼吸、运动的?

  5. 你知道鱼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6. 你能区分哪些是鱼,哪些不是?你是怎样去分的?

  7. 鱼的大量繁殖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完成下面题目:

  鱼身体表面有__,头部有__,用___呼吸,靠____运动,终生生活在___中,用__繁殖后代。

鱼幼儿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