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脸》教案(优选3篇)

时间:2016-04-07 06:44: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脸》教案 篇一

标题:通过游戏认识脸部特征

引言:

脸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表达情感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部分。通过认识脸部特征,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本教案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脸部特征,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认识脸部的基本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 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脸部特征;

3. 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绘制一副幼儿脸部特征的大图;

2. 准备一些脸部特征的卡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描述脸部特征的词语卡片。

活动步骤:

1. 导入:与幼儿一起观察大图上的脸部特征,引导幼儿说出眼睛、鼻子、嘴巴等的名称。

2. 游戏一:脸部特征拼图

- 将脸部特征的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大图上的示范,将卡片拼成一个完整的脸。

-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脸部特征的位置和形状,并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拼图。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拼图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3. 游戏二:描述脸部特征

- 准备一些描述脸部特征的词语卡片,如大眼睛、小鼻子、开心的嘴巴等。

- 将词语卡片放在桌上,让幼儿轮流选择一张卡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脸部特征。

- 鼓励幼儿使用形容词和简单的比喻来描述脸部特征,如圆圆的眼睛像两颗小月亮。

4. 游戏三:表情模仿

- 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上的不同表情,如开心、生气、吃惊等。

- 轮流给幼儿一个表情的指令,让他们模仿并描述这个表情。

- 鼓励幼儿用面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皱眉表示生气。

5. 结束: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脸部特征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表达脸部特征。

活动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身边人的脸部特征,并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2. 制作幼儿们的脸部特征拼贴画,让他们通过剪刀和胶水的操作,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幼儿园中班《脸》教案 篇二

标题:感受不同表情的情感体验

引言:

脸是情感表达的窗口,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可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本教案将通过情感体验的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同表情所代表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情绪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模仿不同表情,认识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

2.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

3. 培养情绪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绘制一些不同表情的图片,如开心、生气、害怕等;

2. 准备一些形容情感状态的词语卡片;

3. 准备一些音乐,如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等。

活动步骤:

1. 导入: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表情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这些表情所代表的情感。

2. 游戏一:表情模仿

-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等。

-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模仿出对应的表情,并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状态,如“这个音乐让我感到很开心”。

3. 游戏二:情感配对

- 准备一些形容情感状态的词语卡片,如开心、生气、害怕等。

- 将词语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感状态,找到对应的表情图片。

-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选择的词语和表情之间的联系,如“我觉得害怕,所以选择了害怕的表情”。

4. 游戏三:情感表演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感,如开心、生气等。

- 引导每个小组通过表情和动作的配合,表演出所选择情感的场景。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表演中的情感状态和表达方式。

5. 结束: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的表情,并尝试猜测他们的情感状态。

2. 绘制情感表情的卡片,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

幼儿园中班《脸》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脸》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 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 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 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

  5. 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 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

  7. 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 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 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 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 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 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幼儿园中班《脸》教案(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