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心理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
引言: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本篇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教学方法,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
一、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成员等。
2. 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幼儿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教师、同伴和家庭成员等。
3. 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包括说出自己的喜好、感受和需求等。
二、活动内容:
1. 自我介绍游戏:让每个幼儿轮流站在小舞台上,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表达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
2. 家庭成员图画:提供彩纸、颜料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家庭的成员,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每个成员的特点和关系。
3. 感受卡片: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感受词语,如“开心”、“难过”、“生气”等。让幼儿选择一张卡片,然后用语言、表情或动作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感受。
4. 喜好画板: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一个大画板,上面分为不同的喜好类别,如动物、食物、玩具等。让幼儿用贴纸或画笔在相应的类别上标记自己喜欢的事物。
5. 同伴合作游戏:让幼儿两两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如搭积木、画画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并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
三、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和表情,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
2. 交流法: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3.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评估方式:
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问答评估:通过提问幼儿的方式,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认识的能力,增强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应继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中班心理教案 篇二
标题: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交技能
引言: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与他人建立更加密切的社交关系。本篇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教学方法,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分享。
一、目标:
1. 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包括与教师、同伴和家庭成员等。
2. 培养幼儿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用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方式。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在小组活动和游戏中的表现。
二、活动内容:
1. 情感表达游戏:让幼儿选择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感词语,如“开心”、“难过”、“生气”等。让幼儿用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此刻的情感,并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
2. 合作游戏: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例如,搭积木、做拼图等。
3. 分享时间: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喜好和成果。鼓励幼儿倾听他人的分享,并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反馈。
4. 角色扮演: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例如,扮演医生和患者、店主和顾客等。
5. 社交游戏:组织一些社交游戏,如抢椅子游戏、接力赛跑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竞争、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向幼儿展示正确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式。
2.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3. 游戏法:通过各类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四、评估方式:
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和分享情况,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问答评估:通过提问幼儿的方式,了解他们对社交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在培养社交技能的过程中,提高了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增强了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幼儿的分享和反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应继续引导幼儿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中班心理教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气”对人的影响,获得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
2、能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PPT;
2、木偶;
3、关于各种消气方法的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表情:
意图:导入主题,了解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
1、小兔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生气会让人怎么样?
3、小兔可能为了什么事生气呢?(联系生活经验)
4、看一看、听一听,小兔到底怎么了?
(二)故事讨论
意图:梳理经验,积累消除生气情绪的方法。
1、小兔生气的时候做了些什么?这样做有用吗?
2、怎样才能让小兔消气呢?(与木偶互动)
3、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办法消气?(幼儿分散观察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深呼吸能使人冷静、放松;向关心自己的人说出生气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帮助;想想别人的好,会很快忘记不高兴的事...小兔用了这些好办法,心里的气全消了。
(三)游戏分享
意图:迁移生活,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跟着音乐玩游戏:如果生气你会怎么做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生气时该怎样做。 希望大家快乐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四、活动反思
:幼儿初步了解了“生气”对人的影响,也知道了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也会调整他人情绪,知道妈妈生气了要哄妈妈开心。
中班心理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引导学生知道即使“偶尔撒一次谎”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体会诚实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查找《狼来了》的动画故事,制作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
1.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狼来了》。
2.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故事中的小孩被狼吃掉的原因。(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
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了。真的有狼来时,没人救他,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
(二)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诚实”含义
1.小组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然后再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
2.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夸夸我自己诚实。
3.教师小结: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谎,天天不说谎。
4.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小结: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好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们也说了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一辈子都不说谎,每件事上都不说谎。看看,下面这些同学们就遇到难题了。
(三)设置生活情境,明理导行
设置下面三个情境,学生就这些情境展开讨论。
情境一:课件展示王明宇3月6日的日记。
(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
(2)说一说:你有过王明宇这种心情吗。
(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
情境二:展示“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及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
(2)交流:你认为偶尔撒一次谎有没有关系。
情境三:教师和一位学生表演学生忘记做作业后撒谎被揭穿的事。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
(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
教师小结: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敢承认,并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请听下面的故事。
(四)树立诚实榜样,反思自我
活动反思:幼儿理解了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知道即使“偶尔撒一次谎”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中班心理教案 篇五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能学会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使之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
二、活动准备
1、“我要吃冰淇淋”看图讲述图片36张。
2、“应该怎样?”任性教学课件。
3、“谁对谁不对”教学课件、图片及笑脸娃娃、哭脸娃娃36张。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为。
1、幼儿看课件,提出问题。
三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
2、教师小结: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条件允许或不允许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任着自己的脾气去做,并不听从大人的劝告。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好的习惯。
(二)在幼儿认识任性的基础上,通过谈话“怎样做?”以此提高幼儿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提问:你告诉“三位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2、教师小结: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通过看图讲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儿明确任性带来的不良后果。
1、幼儿每人一张图片分小组自由讲述,并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 冬冬由于任性遇到了怎样的麻烦事?
2、教师小结: 任性的孩子不但大家不喜欢它,而且还伤害了身体住进了医院,任性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四)巩固知识,做游戏《笑娃娃和哭娃娃》。
方法:通过看课件行为判断《谁对谁不对》巩固幼儿以上所学内容。 在正确的行为图片下方,贴一个小笑脸,反之,亦然。 幼儿游戏后,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对错。
(五)合幼儿自身实际,不断提高认识。
1、请幼儿讲一讲自己任性的事情。
在生活中,你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吗?以后应该怎样做?
2、教师读几篇家长来信,目的在于正面引导幼儿,自觉做一个不任性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幼儿了解了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中班心理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知道擦鼻涕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幼儿具有爱护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醋、花露水(用杯子装好)
2、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
3、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观察画像,指出少了什么师:这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出示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引导幼儿说出画像上少了鼻子)师: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鼻子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可不能少了我们的小鼻子。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
1、幼儿尝试闻醋、花露水的味道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如:醋、花露水,并给予说对的幼儿鼓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样东西,请小朋友们帮老师分辨一下,看看它们是什么?
(幼儿闻味道,自由表达)师:你是用什么闻出来它们的味道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示用鼻子闻出来的`,并根据已有经验说出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师:你还用你的小鼻子闻过什么味道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闻到过的味道,如饭菜香味、苹果的味道、臭味等)
2、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还用什么作用。
师:小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会呼吸并提示幼儿将鼻子捏紧,嘴巴闭上,让幼儿感受鼻子不能呼吸的难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块玩一个游戏。请把你的小鼻子捏紧,嘴巴闭上,不要说话,看谁坚持的最久。(坚持一会之后,教师先松开鼻子,夸张的做出很难受的样子)
师:啊!太难受了,老师坚持不住了,太难受了!刚才你们捏住鼻子不能呼吸是什么感受呢?难不难受啊?
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味道,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呼吸)
(三)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师:我们的小鼻子真能干,既可以闻味道又可以呼吸,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小鼻子。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个小故事,叫《翘鼻子噜噜》,我们一起看看噜噜它保护好自己的小鼻子了吗?
1、观看课件《翘鼻子噜噜》,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师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师:噜噜向鼻子里塞东西,最后让鼻子受伤了。我们要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 玩耍时注意避免碰到鼻子;流鼻涕及时擦。那你们知道怎么擦鼻子吗?
2、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师:最近天冷了,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流鼻涕,老师想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擦鼻涕的?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教师观察。
师:刚才看了小朋友们擦鼻涕,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是自己擦鼻涕。可是有的小朋友擦的时候把鼻涕弄得到处都是,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