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蝴蝶大班教案 篇一
主题:认识蝴蝶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图书:《变成蝴蝶的故事》等。
2.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蝴蝶的生命周期。
3. 彩纸、剪刀、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师生互动:与幼儿们互动询问他们是否见过蝴蝶,他们对蝴蝶有什么了解。
2.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让幼儿们观察蝴蝶的不同形态,引发他们对蝴蝶的好奇心。
步骤二:认识蝴蝶的生命周期(20分钟)
1. 师生互动:向幼儿们介绍蝴蝶的生命周期,并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每个阶段的形态。
2. 图书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图书《变成蝴蝶的故事》,让幼儿们通过故事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
步骤三:动手制作蝴蝶模型(30分钟)
1. 准备工作:给每个幼儿发放彩纸、剪刀、颜料、画笔等。
2. 制作过程:师生示范,引导幼儿们根据蝴蝶的生命周期,制作不同阶段的蝴蝶模型。
3. 合作完成:鼓励幼儿们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蝴蝶模型的制作。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
1. 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蝴蝶模型,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2.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回顾蝴蝶的生命周期,巩固幼儿们对蝴蝶生命周期的理解。
步骤五:结课(5分钟)
1.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蝴蝶的生命周期。
2. 下一步学习目标:告诉幼儿们下一节课将学习蝴蝶的飞行特点。
三只蝴蝶大班教案 篇二
主题:蝴蝶的飞行特点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蝴蝶的飞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图书:《蝴蝶的飞行》等。
2.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蝴蝶的飞行特点。
3. 纸杯、纸板、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师生互动:与幼儿们互动询问他们是否见过蝴蝶,他们对蝴蝶的飞行特点有什么了解。
2.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让幼儿们观察蝴蝶的飞行姿势和翅膀的形态,引发他们对蝴蝶飞行特点的好奇心。
步骤二:认识蝴蝶的飞行特点(20分钟)
1. 师生互动:向幼儿们介绍蝴蝶的飞行特点,并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蝴蝶在空中飞行的姿势。
2. 图书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图书《蝴蝶的飞行》,让幼儿们通过故事了解蝴蝶的飞行特点。
步骤三:动手制作蝴蝶翅膀(30分钟)
1. 准备工作:给每个幼儿发放纸杯、纸板、颜料、画笔等。
2. 制作过程:师生示范,引导幼儿们用纸杯和纸板制作蝴蝶翅膀,并用颜料和画笔装饰翅膀。
3. 合作完成:鼓励幼儿们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蝴蝶翅膀的制作。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
1. 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蝴蝶翅膀,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2.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回顾蝴蝶的飞行特点,巩固幼儿们对蝴蝶飞行特点的理解。
步骤五:结课(5分钟)
1.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蝴蝶的飞行特点。
2. 下一步学习目标:告诉幼儿们下一节课将学习蝴蝶的饮食习惯。
三只蝴蝶大班教案 篇三
三只蝴蝶大班教案
《纲要》明确指出:“创造一个和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三只蝴蝶》这个故事内容浅显,便于幼儿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掌握,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还可以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因此,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通过这次学习,可以使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想象力都得以发展。
我设置的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活动重点、难点: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与短语,学会关爱同伴之情。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我设计了三只蝴蝶的小图片,反面贴上小磁铁,这样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移动小图片,来吸引幼儿的'眼球。(目的:激发兴趣。)
2、设置提问: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小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呀?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出示三只蝴蝶图片)这三只蝴蝶在花园里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创设情景,(目的: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目的:采用分段理解故事,唤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画面调动幼儿看、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幼儿能掌握故事中蝴蝶与花朵的对话。为达到目标1作铺垫。)
1、一天,它们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什么事了?(幼儿回答)提问:雨点落在身上感觉怎么
2、它们飞到了哪里?是怎样向红花姐姐请求的?红花姐姐是怎么说的?三只蝴蝶又齐声说什么?(学习故事的对话,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3、提问:接着它们飞到了哪里?三只蝴蝶齐声向黄花姐姐请求什么?黄花是怎么说的?三只蝴蝶又齐声说什么?(学习故事的对话,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4、三只蝴蝶在大雨中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小朋友们你会帮助蝴蝶吗?怎样帮?(目的:结合日常的经验,说说自己对好朋友的行为,进一步提升孩子间的关爱之情。)
5、这时候,蝴蝶们又飞到叶子姐姐那里,叶子姐姐会帮助他们吗?三只蝴蝶又齐声说什么?叶子姐姐会怎么做、怎么说?(我把故事进行了更改,例如:叶子说:“红蝴蝶、黄蝴蝶、蓝蝴蝶到我家来躲躲雨吧。”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三只蝴蝶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了避雨的地方,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1、引导幼儿讨论,感知三只蝴蝶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的形象。(目的:突破重难点中的让孩子们学会关爱同伴之情。)
2、提问:你喜欢三只蝴蝶吗?为什么?平时我们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吃东西时等场合你是怎样做的?(目的:达到目标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五、延伸活动:
把教具放在区角中,供幼儿以后继续讲述表演。(目的:让孩子们在区域中再次去讲述表演,创设了一个孩子更自主的平台。)
执教后的感受:对于这个故事,我稍作了改动,活动的效果大不相同。因此,我觉得教育的内容目标不能停留在呆板的模仿。要改变传统教育,更要发挥老师自己的想象力中最奇妙、最与众不同的思路,从独特的角度探究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讲故事、理解内容那么简单,还要给幼儿思考和想象的自由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