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3篇)

时间:2014-08-06 07:13: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一

音乐活动名称:《铃儿响叮当》

适用年龄:中班(3-4岁)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1. CD或其他音乐播放设备。

2. 铃铛或其他能发出清脆声音的乐器。

3. 音乐教具:《铃儿响叮当》歌曲。

活动过程:

1. 引入活动: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引导幼儿们仔细听。然后问幼儿们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是否听过。

2. 歌曲欣赏:再次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拍拍手,跟着歌曲的节奏轻轻地摇晃身体。

3. 身体表现:教师带领幼儿们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如摇铃、敲鼓等。幼儿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内容。

4. 乐器伴奏:教师分发铃铛或其他乐器给幼儿们,教授简单的敲击技巧。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敲击乐器,伴奏歌曲。

5.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敲击不同的乐器,形成合奏。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歌曲的速度和节奏,让幼儿们更好地合作。

6. 制作乐器:教师引导幼儿们用废旧材料制作自己的乐器,如利用纸杯和小铃铛制作响铃,利用空饮料瓶和米粒制作摇摆瓶等。然后,幼儿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来伴奏歌曲。

7. 游戏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如仿照传统游戏《打地鼠》,将乐器放在地上,幼儿们按照教师的指令敲击乐器。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其他音乐游戏。

8. 结束活动:教师播放其他音乐,引导幼儿们放松身心,活动结束。

注意事项:

1. 活动前要确保音乐设备正常工作。

2. 教师要提前熟悉《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

3. 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作为乐器。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二

音乐活动名称:《铃儿响叮当》

适用年龄:中班(3-4岁)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2. 提高幼儿的听觉和触觉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CD或其他音乐播放设备。

2. 铃铛或其他能发出清脆声音的乐器。

3. 音乐教具:《铃儿响叮当》歌曲。

4. 纸杯、小铃铛、彩笔、贴纸等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引入活动: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引导幼儿们仔细聆听。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们这首歌的内容和意境是什么。

2. 画画表达:教师给幼儿们发放纸杯、彩笔等绘画工具,鼓励幼儿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幼儿们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铃铛、雪花等图案。

3. 制作铃铛:教师引导幼儿们用纸杯和小铃铛制作铃铛。幼儿们可以用彩笔给纸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将小铃铛放入纸杯内,用贴纸封住杯口。制作完成后,教师鼓励幼儿们摇晃铃铛,感受铃铛的声音。

4. 手工创作:教师给幼儿们发放彩纸、贴纸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雪花、铃铛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和示范,帮助幼儿们进行创作。

5. 音乐配合: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带领幼儿们一起摇晃铃铛,配合音乐的节奏。幼儿们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表演,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6. 分组合作: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首与歌曲相关的舞蹈或小品表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角色设定,让幼儿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7. 展示表演: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幼儿们观看并鼓励欣赏。教师可以组织评选活动,表彰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体。

8. 结束活动:教师播放其他音乐,引导幼儿们放松身心,活动结束。

注意事项:

1. 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制作材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中要鼓励幼儿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拘泥于固定的模板和方式。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三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铃儿响叮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