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1-09-06 09:15: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 篇一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和游戏的方式,让中班幼儿探索物体的沉与浮,并了解造成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与浮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物体沉与浮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铁块等;

2. 水槽或大盆子;

3. 水;

4. 游戏道具,如小船、浮球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体能沉到水底吗?为什么?

2. 实验探究: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水槽或大盆子中,观察它们的表现。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如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3. 讨论总结:引导幼儿总结物体沉浮的规律,并与他们之前的猜想进行对比。解释造成物体沉浮的原因,如物体的密度、形状等。

4. 游戏体验:准备游戏道具,如小船、浮球等,让幼儿进行游戏。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并让他们通过游戏体验物体的沉浮过程。

5. 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

1. 继续探究:让幼儿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大小,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拓展游戏:设计更多与物体沉浮相关的游戏,如用吸管和纸杯制作“水上漂”游戏等。

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 篇二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讲解和实践操作,让中班幼儿了解物体的沉与浮,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与浮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物体的沉与浮。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鱼儿和大鱼儿》;

2.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铁块等;

3. 水槽或大盆子;

4. 水。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与幼儿一起阅读《小鱼儿和大鱼儿》,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小鱼儿和大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动。

2. 实验探究: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水槽或大盆子中,观察它们的表现。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如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3. 讨论总结:引导幼儿总结物体沉浮的规律,并与他们之前的猜想进行对比。解释造成物体沉浮的原因,如物体的密度、形状等。

4.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操作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铁块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5. 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

1. 继续探索:让幼儿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大小,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制作浮标:与幼儿一起制作浮标,让幼儿了解浮标的原理和用途。

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 篇三

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等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幼儿尝试(5)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中班物体的沉与浮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