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精选6篇】

时间:2017-07-03 01:5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一

教案名称:月亮的味道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月亮,并了解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感知月亮的味道,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

1. 月亮的图片或模型

2. 月亮的味道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幼儿园大自然角落的布置

4. 图画故事《月亮的味道》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展示月亮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问:“这是什么?”

引导幼儿回答“月亮”,然后继续问:“月亮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回答“白色的”,然后继续问:“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回答“圆形的”,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月亮的味道。

2. 感知月亮的味道:

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月亮的味道是什么。

分发月亮的味道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味道?”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 创作月亮的味道:

在幼儿园大自然角落的布置中设置一个月亮的味道创作区域。

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彩色纸、颜料、贴纸等,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心中的月亮味道。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听。

4. 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

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最后,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和祝福。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的月亮形状和颜色。

2. 可以通过制作月亮的味道相册,让幼儿将自己的创作和描述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二

教案名称:月亮的味道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月亮,并了解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感知月亮的味道,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

1. 月亮的图片或模型

2. 月亮的味道相关的图片或卡片

3. 幼儿园大自然角落的布置

4. 图画故事《月亮的味道》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展示月亮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问:“这是什么?”

引导幼儿回答“月亮”,然后继续问:“月亮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回答“白色的”,然后继续问:“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回答“圆形的”,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月亮的味道。

2. 感知月亮的味道:

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月亮的味道是什么。

分发月亮的味道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味道?”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 创作月亮的味道:

在幼儿园大自然角落的布置中设置一个月亮的味道创作区域。

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彩色纸、颜料、贴纸等,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心中的月亮味道。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听。

4. 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

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最后,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和祝福。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的月亮形状和颜色。

2. 可以通过制作月亮的味道相册,让幼儿将自己的创作和描述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三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与他人互帮互助的经验,长此以往形成了幼儿较为自我的性格特征,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法与同伴进行合作或是分享成果。而本故事的学习,能够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相处重要性的同时,积累社会性交往的经验。这正是一本体现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绘本,故事中通过小动物们互相帮助,同心协力地吃到月亮的,尝到月亮味道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故事的内容十分有趣且富含深刻地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在认真倾听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记住主要角色;

  2.通过课件和图片的演示,掌握动词“伸”、“挤”的含义,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力量,体验分享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关的课件、图片;

  2.幼儿共同合作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故事。

  1.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老师到我们班做客了,看看都有谁呀?(出示动物图片)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今天小动物们呀,要一起做一件事情,你们猜猜它们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师:它们到底会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讲述故事)

  二、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掌握故事内容,并出示相关图片。

  师:故事叫什么名字呀?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今天一起做了一件什么事?那它们尝到月亮了吗?它们在尝月亮地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什么困难呢?小动物们是怎么解决的?它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三、教师播放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能够梳理出小动物先后出场的顺序,并且能够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1.师:你们听到了吗?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呀?第一个想尝一尝月亮味道的是谁?(边说边摆放动物的图片)它是怎么做的?伸长了脖子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学习伸的动作,并进行模仿)那小海龟成功了吗?那怎么办?请来了谁帮忙?它是怎么说的?

  师: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他们成功了吗?大象又请来了谁?(长颈鹿)它是怎么对长颈鹿说的?它们有没有成功呀?那它们放弃了吗?接下来又请谁来帮忙了?(以此类推,逐步梳理每个动物的出场顺序,并学习简单的对话)

  2.师:老鼠最后有没有成功呀?它尝到月亮的味道了吗?那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呢?其他小动物呢,有没有尝到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么吃到的呢?(引导幼儿了解团结合作和分享的意义)

  四、猜测小鱼的结局并拓展“团结合作”的含义。

  1.师:咦,你们看这里还有谁呀?(小鱼)你们猜这条小鱼最后会尝到月亮吗?我们小朋友可以回去问一问爸爸妈妈哦!

  2.观看幼儿团结合作的照片,升华主题。

  师:我们今天分享的故事有趣吗?那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呀?为什么?小动物们一起努力最后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我们小朋友平时会跟其他人一起完成事情吗?会一起做什么呢?(请幼儿讲述,教师出示部分图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能听懂故事,尝试根据画面大胆讲述图中的内容。

  2、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月亮的味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导入:随着《小星星》的音乐——走线入场,借着小星星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中。

  师:孩子们,月亮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请你来闻一闻。

  (二)基本部分

  故事《月亮的味道》。

  1、播放课件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2、在舒缓、贴切的背景音乐牵引下,完整欣赏故事。

  (1)师讲述故事。

  (2)借着奇妙的道具,升华故事,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师: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师: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3、操作、发现,借助教具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叠高的情景。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谁先想去摸摸月亮的?

  师:小乌龟都请来了谁?它们是怎么做的呀?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帮忙。

  师:你都发现了什么?

  4、品尝月亮。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月亮好吃吗?

  师总结:“孩子们,合作的力量可大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合作叠高,最终得到它们想要的月亮。

  5、随着轻快、幽默的音乐,带着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吃月亮去啰”。

  (1)师:我们请小乌龟帮忙,带我们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吧。

  (2)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师:其实月亮是不可以吃的。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玩又奇妙的故事而已。小朋友真棒,可以发现这么多好玩又奇妙的地方。

  师: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为你都来当小小收藏员,找一找“月亮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中蕴藏的童趣,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2、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3、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亮的味道》PPT。

  2、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等木头积木。

  3、桌子、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想象。

  1、孩子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吗?(见过)是的,我们都看见过天上的月亮,那你们吃过月亮吗?(没有)如果我们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2、(出示PPt1)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和月亮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

  二、幼儿观察PPT图画书。

  1、观察PPT的第2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1)这天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你来数一数?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小结: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动物们都仰着头,望着月亮。看得真专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4)你有好办法让这几只小动物能吃到月亮吗?(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垒高)。

  (5)那么小动物们用到了哪一种办法呢?观察PPt3页(垒高)。

  三、迁移经验

  幼儿运用垒高的方式想尝到月亮的味道,但是这似乎想要够到月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来摘月亮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去摘月亮呀?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选用木头作为材料。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你们用到了哪些好办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幼儿观察PPt3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

  (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

  (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

  3、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

  (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

  (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交流体验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小动物们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

  3、观察PPt4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 篇六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 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PPT、绘本《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 (出示图书)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 、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 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 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 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的味道》【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