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3-05-02 06:24: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迟到》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如何避免迟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影响,掌握避免迟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PPT课件、《迟到》相关的故事或案例。

2.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张迟到的图片和一个迟到的学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迟到的思考。让学生讨论迟到的原因和影响。

2. 知识讲解

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迟到的原因和影响,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迟到原因,如起晚、交通拥堵等。同时,向学生提出如何避免迟到的方法,如早睡早起、提前出门等。

3. 案例分析

让学生阅读几个关于迟到的案例,分析迟到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设计一份迟到预防手册,包括迟到的原因、影响和避免迟到的方法。然后让每组派代表来分享他们的手册。

5. 总结和反思

通过讨论和分享,总结迟到的原因和影响,强调守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迟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

2. 鼓励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鼓励学生培养责任心,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迟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知道了迟到的原因和影响,掌握了避免迟到的方法。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迟到》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如何避免迟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迟到的原因和影响,掌握避免迟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PPT课件、《迟到》相关的故事或案例。

2.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张迟到的图片和一个迟到的学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迟到的思考。让学生讨论迟到的原因和影响。

2. 知识讲解

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迟到的原因和影响,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迟到原因,如起晚、交通拥堵等。同时,向学生提出如何避免迟到的方法,如早睡早起、提前出门等。

3. 案例分析

让学生阅读几个关于迟到的案例,分析迟到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设计一份迟到预防手册,包括迟到的原因、影响和避免迟到的方法。然后让每组派代表来分享他们的手册。

5. 总结和反思

通过讨论和分享,总结迟到的原因和影响,强调守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迟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

2. 鼓励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鼓励学生培养责任心,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迟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知道了迟到的原因和影响,掌握了避免迟到的方法。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迟到》教案 篇三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大多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读准。一些生词也可利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在课前初步理解,个别弄不清含义的,可随着课文深入学习时,再加深认识。

  本文及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但要让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实践。因此了解本文作者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及她后来取得的成就,会更好地激励学生懂得每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时,除了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帮助,还要有个人主观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学文前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林海音的作者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就等,针对资源有限的农村学校,教师可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

  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自我问答: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经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本文中的父亲对作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如何在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中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这一中心,教师采用了直接插入重点部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次读文、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还注意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了课文的教学中。此外,北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充分的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唤醒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迟到》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活动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小朋友,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那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3、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4、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

  5、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6、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

  二、究竟是谁的错?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3、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了些什么?(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4、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没有迟到。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5、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还是爸爸不好、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三、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

  3、引导幼儿讨论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幼儿园迟到教案,对于幼儿们来说,正式开始上幼儿园了就意味着要遵守幼儿园的基本规则了,不迟到是上学的第一个规则,我们应该要教会幼儿迟到的坏处,做一个准时的好孩子。

《迟到》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迟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儿懂得每天要按时上学,做到不迟到。

  3、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连贯讲述故事。

  难点:请幼儿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并帮助自己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活动准备

  《迟到的茗茗》的图片、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我用谈话形式来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

  师: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茗茗,他在上学时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他,他总是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茗茗的错呢?好,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迟到的茗茗》好吗?

  二、出示教学图片,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1、分段讲故事。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方法和提问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先通过观察后,再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这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听觉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完整欣赏故事,使幼儿懂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不要依赖别人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幼儿用书的形式让幼儿完成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胆讲述故事简单的对白,我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

  3、通过交流讨论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上学为什么不能迟到?你们也要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等等,并引导幼儿深入分析故事帮助幼儿领悟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三、操作法: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我的作息表》

  在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让幼儿先观察图片,再听讲故事,幼儿知道故事的内容。交流讨论环节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在制作《我的作息表》这一环节,教师如果先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作息表的时钟上写上数字点数。幼儿会更容易看懂。

《迟到》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故事是人皆喜欢的,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故事让幼儿逐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大胆想象,编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大胆发言。

  3.懂得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准备:

  1、故事图片一幅。

  2、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谁的家?(小兔的家)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邀请了许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她对小兔说:‘孩子,帮妈妈去买生日蛋糕,好吗?’小兔子高兴地说:‘好的。’说着,拿过钱飞快地跑出了家门。

  一会儿,兔妈妈请的客人都到齐了,大家一块等着小兔回家。可是大家左等右等,还是没见小兔回来。呀,小兔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兔妈妈可着急了。”

  2、讨论、构思故事的中间部分

  请小朋友帮兔妈妈想一想,小兔在路上发生什么事?

  提示:想一想,小兔在路上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可能是危险的事,也可能是有趣的事)

  小兔是怎么做的?(谁帮助了小兔子或小兔子帮助了谁?……)幼儿讨论。

  3、幼儿讲述。

  让幼儿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讲述,在小组讲的基础上推一名代表进行在集体面前的讲述。

  4、教师讲述故事部分。

  “刚才,小朋友帮兔妈妈想出了许多小兔在路上发生的事情,过了很久,小兔子终于拎着蛋糕气川吁吁地回家了。兔妈妈又生气又心疼地问:“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那么晚才回来?”小兔子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你们想知道小兔在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听小兔自己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兔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她会责怪小兔子吗?

  兔妈妈和客人都夸奖小兔子能为别人着想,是个好孩子。”

  6、请幼儿给故事取题目。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看图讲述具有培养观察、思维、语言表达三种能力的综合作用,但最终表现形式为讲述——语言。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呢?教育过程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指出幼儿的教育作用更为明显,它需要幼儿主动地去观察图片,然后,积极地思考,再主动用语言进行讲述。

  一、开放式提问的运用,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

  故事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在枯燥无味的看图讲述中渗入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故事“小兔为什么迟到”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活动过程中,就多处运用了开放式的提问,如:猜猜小兔为什么来晚了?它的蛋糕又到哪去了?一个接一个的开放式提问紧扣主题,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能很快融入故事情节中,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语言活动氛围,实现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使幼儿真正成为了语言的主动建构者,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幼儿的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孩子们在兴奋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兴致勃勃中结束。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少,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还可以考虑创新式拓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线索,创编一定的故事情节,并且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自主地学习,不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语言的发展力,孩子的兴趣也经历了萌芽到高长的过程。但是最大的缺憾是自身的语言不够简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揣摩、去锤炼自己的语言。

  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故事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在听故事时,会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评价。虽然这样的思考是初步的,结论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却是有意义的。此外,幼儿的知识越广泛,想像也就越丰富。可见,故事教学是激发幼儿大胆想像、启迪幼儿智慧的有效方式。组织儿童故事教学,可以将情景游戏、课堂表演、口语交际、环境沉浸等多种形式贯穿于教学中。

《迟到》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