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小河》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5-04-08 05:39: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河的形成和特点,掌握有关小河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小河的形成和特点。

2. 学习小河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小河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小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见过这样的小河吗?小河是怎么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对小河的兴趣。

2. 学习小河的形成和特点

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小河是由雨水和地下水形成的,它通常具有弯曲的形状,两岸有丰富的植被和生物。

3. 学习小河的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小河,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小河中的生物和植物。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小河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分组,到附近的小河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观察小河的流动情况、植被分布和生物种类等,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5. 总结归纳

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6. 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对小河的形成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河,让它的生态环境更好?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保护小河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河的形成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小河的学习和体验。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有关小河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小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习小河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小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小河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激发学生对小河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小河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作用。小河可以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提供生态环境等。

3. 学习小河的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小河,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小河对当地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分组,到附近的小河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观察小河的水质、水流速度和周围的植被分布等,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5. 总结归纳

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6. 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对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河,让它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保护小河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河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对小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小河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河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明净、金灿灿、鲜艳、散发”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指的是什么。

  4、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园外所看到的春天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小学生理解力较欠缺,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早春景色的美丽;另外,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差,语言表达欠丰富,因此要细细指导学生观察、练说春天的景色。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一)板画揭题。

  1、指名读课题,板画小河。

  2、谁说的?(小河)也就是说是小河介绍自己,可见这是一篇童话。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

  小河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我是一条()的小河。

  2、下面我们大家就把自己当做小河,那要请你来做自我介绍,你觉得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生说。

  师让要求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

  (2)生字字型。

  练习:火+山=( )丰+色=( )鱼+羊=( )木+口=( )

  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

  (3)分段读课文。对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润色课文。

  听了我们班小河的自我介绍,自己也读了课文,请你再读一读,选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作业练习:

  选合适的词填在( )里。

  鲜艳金灿灿明亮明净绿油油晴朗

  ( )的小河( )的蓝衣服

  ( )的天空( )的花衣服

  ( )的迎春花( )的麦苗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课文,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和花衣服指的是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小河跑过了哪里?看到了是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3、品位分析词句。

  第1句: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

  分享好文

  (1)展示多媒体课件,说说看到的景色。(看图理解“金灿灿”)

  (2)“花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鲜艳的花衣服?(水中的倒影)除了说中说到的绿油油、金灿灿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3)为什么是用“换”?

  (4)指导朗读。

  第2句: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

  (1)看图理解“蓝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明净”的蓝衣服?

  4、引导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小河水是干净的,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

  5、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二)细读第2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2、交流自学情况。

  3、运用多媒体课件,感受果园里花儿盛开的美景,理解“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4、给“快乐”找近义词,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

  5、小河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看美景,闻花香)

  6、读出果园里的美景。

  7、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细读第3自然段。

  1、要求:读一读,划一划:小河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出划下的句子。

  3、“到处都是歌声”可以听见谁在唱歌?他们为什么要歌唱呢?

  4、师:是呀,到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怎能叫我不快乐呢?怎能叫我不喜欢呢?祖国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5、指导朗读。

  (四)作业布置:

  摘录描写春天果园的词句,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第三课时

  要点:复习巩固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美景。

  (一)复习巩固。

  1、字词听写。

  2、词语的搭配。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明亮的( ) 晴朗的( )

  绿油油的( )穿上( )

  跑过( ) 奔向( )

  (二)指导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逐段赛读课文。

  4、齐读全文。

  5、练习背诵。

  6、指导:“我”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远方的小河怎样?最后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7、师引背,然后指名分段背诵。

  (三)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美景。

  背诵部分好词好句,积累词汇。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

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

: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

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

: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五

  【说明:本教案是别人公开课的教案,课上得很成功,整理后与大家共同分享,公开课教案《我是一条小河》。】我是一条小河(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绿色的庄稼,五颜六色的鲜花,万物的蓬勃生长,都给春天带来了盎然的生机。《我是一条小河》正是在这样的季节让学生去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早春的美景。课文是一篇童话,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河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人们带来”春天来了”的消息。课文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春天般的色彩和气息。这篇课文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第三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美景。以下是第二课时的学习主题设计,我采用了贺诚老师的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3两小节,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会4个生字“杏、洒、散、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学会4个生字,知道小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天的消息。难点:背诵课文,培养能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我是一条小河》这篇童话故事,品读了课文的第一小节。下面,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注意听完三遍后再动笔写。(明亮、奔跑、蓝衣服、花衣服)

  2、认真地看老师板写,学生校对。全对的请举手。写错的同学说一说错在哪里,看仔细了,记住了,马上订正。

  3、用上这四个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连起来说一段话。自由轻声说→指名说。[既是富有新意和实效的词语默写检查,也是课文内容的巧妙梳理。]小结: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你从第一小节中感受到“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明亮)上节课我们通过抓住“明亮”这个词语来学习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最感兴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把表示小河心情的词语找出来。(板画小河)

  2、指名学生把表示小河心情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快乐)你能围绕“快乐”提问题吗?(为什么觉得快乐?怎样快乐?)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哪句写出了小河很快乐?

  4、交流反馈,教案《公开课教案《我是一条小河》》。(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xìngA、我跑过果园,果园里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①学习“杏”。②说说小河为什么觉得很快乐?(因为果园里的景色这么美,所以小河心里很快乐。)谁能把这句话说得更具体些,( )的桃花开了,()的杏花开了,()的梨花也开了。③运用多媒体课件,感受果园里花儿盛开

的美景。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④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sǎB、春风把花瓣儿洒了我一身。①读准平舌音“洒”。小河上的花瓣儿是谁洒下来的?②不用这个“洒”,还能用哪个字?(落)这里为什么用“洒”而不用“落”?动作演示。理解“洒”是分散的落下。(板画)③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sànC、我带着花瓣儿向前跑,一路散发着芳香。①读准“散”。②能具体说一说你的心情吗?③现在,小河的心情跟大家一样快乐,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小结:学习了第二小节,你知道了小河给我们带来的春天的消息是什么?(果园里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课堂上,老师首先把自主学习、自主汇报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拥有尝试成功的时间和机会。因为成果是学生自己通过独立学习取得的,所以汇报就显得格外自信,每个同学的发言都那么胸有成竹;因为成果是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取得的,所以汇报就显得格外珍惜,漏了马上有人补充、错了马上有人更正。

  5、谁喜欢读第二节,多读几遍。

  6、听录音读,快乐地配上动作。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学懂第二节的?a找出重点词语b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讨论、交流。C体会重要的句子,进行朗读练习。

  三、学习课文第三节春天来到了,冰雪都融化了,大地换上了新装。

  1、听录音,提要求:

  ①把你听到的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②同时在课文中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2、你听到了什么?跟同桌说一说。(展开想象力)

  3、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这几句话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4、交流:A、我跑过田野,跑过果园,跑过树林,跑过山坡,到处都听到歌声。

  ①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说话:

  (1)我跑过树林,看见____________,听见____________。

  (2)我跑过山坡,看见____________,听见____________。

  (3)我跑过,看见 _________,听见____________。

  ③到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怎能叫我不快乐呢?怎能叫我不喜欢呢?

  指导朗读。B、远方的小河也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散发着花香,带着歌声跑来了。

  ①板画。你看春天多美呀

  !②指导朗读。C、我们拉起手来,向前跑啊跑啊,一直奔向大海。

  ①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板画)

  ②该怎么读?自由读→齐读。

  ③出示:小河流啊流,遇见远方的小河,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会说:。

  四、总结

  1、这么美的文章,难道你们不想把它背下来吗?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子试背。指名背,能配上动作更好。

  2、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也在品味着代表着春天一样美的语言。把多元感悟的空间还给学生,学了全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小河的认识,从而实现学生的多元成功。小河是明亮的,这是在关注她的纯净;小河是快乐的,这是在体验她的心情;小河是奔腾不息的,这是在感受她的精神;小河是散发着花香的,这是在想像她春的气息和味道。学生在品味着美的语言,也在品味着关的境界。

  五、课堂练习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生字“杏、洒、散、坡”。

  2、指导难写的`生字。

  3、学生独立书写,师巡视指导。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奉献是一种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冯至的诗具有的轻柔婉美的抒情风格。

  二、学法引导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内容,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以人拟物,对偶修辞。

  2。难点:对“大海”的理解。

  3。疑点:“小河”流入大海的理解。

  4。解决方法:细读诗句,咬文嚼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2。讨论、研讨全诗;

  3。模仿、创造(见随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我是一条小河》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