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7-09-05 06:36: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和巩固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本教案将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

2.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4.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5. 教师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 教具:小黑板、白板、计算器等。

3. 辅助资源:数学游戏、数学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情况。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

3. 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测试成绩。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学生们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中能够享受数学的乐趣,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在最新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们将以“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图形。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

2. 教学难点: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2.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点。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几何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4.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5. 教师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 教具:几何图形模型、小黑板、白板等。

3. 辅助资源:几何图形游戏、几何图形拼图等。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情况。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

3. 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测试成绩。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培养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们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中能够享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根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该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师:为什么要加1?生:因为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准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

  生:10÷3=3(个)……1(元)因为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对比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情况对余数的处理相同吗?为什么?

  生:因为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谢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

  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

  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

  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

  360×3=1080(个)

  (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

  (3)用竖式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交流。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

  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

  四、课堂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

  如

  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

  2.练一练第2题,口算比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三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如果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如果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较。

  讨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

  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游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游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