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13-02-03 07:40: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君主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一个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的智慧和方法。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以分析和解读《寡人之于国也》的主题和情节为主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首先,我们将介绍《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展现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引用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评论,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对《寡人之于国也》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该作品主要探讨了君主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君主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学生将学习到君主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如明智、公正和善于施政等。我们还将通过引用作品中的一些经典段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进行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讨论和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对话和决策过程。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观点,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估,以检验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形式可以包括问答、作文或小组讨论等。通过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部经典作品,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以《寡人之于国也》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这部古代文学作品,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首先,我们将引导学生阅读《寡人之于国也》这部作品。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学生将学会如何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问答法、总结法和归纳法等。这些策略和技巧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写作训练。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作品中的一个情节或主题,撰写一篇小短文或论文。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我们还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进行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估,以检验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形式可以包括阅读理解题、写作题或小组讨论等。通过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和未来的综合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段解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简要分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研讨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五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

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最新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