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一:音乐启蒙课
教案主题:音乐启蒙课
适用年龄:大班(3-5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音乐播放设备。
2.幼儿喜欢的音乐片段。
3.乐器(如小鼓、木琴等)。
4.音乐游戏道具(如彩带、气球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音乐欣赏(10分钟)
1. 播放幼儿喜欢的音乐片段。
2. 引导幼儿观察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
步骤二:音乐表达(15分钟)
1. 准备乐器,让每个幼儿轮流尝试演奏。
2. 引导幼儿发现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法。
3. 鼓励幼儿模仿音乐片段中的节奏或旋律。
步骤三:音乐游戏(20分钟)
1. 使用彩带或气球等道具,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
2. 引导幼儿在音乐停止时停下动作,培养对音乐的听觉敏感性。
3. 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传递乐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步骤四:音乐创作(15分钟)
1. 分发纸和彩笔,让幼儿自由绘画配乐。
2.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
步骤五:音乐回顾(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引导幼儿总结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3. 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欣赏音乐。
教学延伸:
1. 邀请音乐老师或音乐家来校进行音乐表演和讲解。
2.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
3. 定期举办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二:科学探索课
教案主题:科学探索课
适用年龄:大班(3-5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 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水杯、纸巾等)。
2. 幼儿喜欢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步骤一:科学实验观察(10分钟)
1. 展示科学实验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步骤二:实验探索(15分钟)
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
2. 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想法。
3. 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步骤三:实验分享(20分钟)
1.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
3.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提问。
步骤四:科学游戏(15分钟)
1. 设计科学游戏,如找出不同的物体、分辨颜色等。
2.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和思考能力解决问题。
3. 鼓励幼儿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步骤五:实验总结(5分钟)
1. 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实验活动。
2. 提问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有何变化。
3. 鼓励幼儿继续进行科学探索和实验。
教学延伸:
1. 邀请科学家或科学教师来校进行科学讲座和实验展示。
2. 组织科学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科学实验成果。
3. 定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持续探索和发现科学的奥秘。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三
标题:科学探索公开课教案
导语:科学探索是大班幼儿公开课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活动。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和科学思维。本教案将介绍一堂科学探索公开课的具体安排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例如瓶子、水、小球等。
2.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实验记录表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或者故事,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2. 活动一:科学实验
a.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进行的科学实验,例如水的浮力、颜色混合等,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问题。
b.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实验原理。
c. 鼓励幼儿进行自己的实验探索,让他们亲自操作器材和材料,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活动二:科学观察
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科学现象,例如树叶变色、蚂蚁搬家等。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解释这些科学现象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进行自己的观察和记录。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堂科学探索公开课,幼儿培养了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了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这样的公开课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大胆表现、自主想象和同伴互动理解儿歌。
2、用比较丰富简洁的元以内展开对好玩的圆的丰富想象。
3、能主动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想象表现的乐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普米软件、白板。
2、幼儿每人一只笔、一张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想象:看谁说得多。
1、幼儿想象一个圆像什么。
2、幼儿想象二个圆像什么。
3、幼儿想象三个圆像什么、
4、想象四个圆和五个圆会变成什么。
(二)肢体表现:看谁演的好。
1、用身体动作表现一个圆。
2、用身体变二个圆。
3、用身体变三个圆和四个圆。
4、小组合作表现五个圆。
5、第三关:看谁记得牢。
(三)完整学习理解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
2、完整学习儿歌,运用"看谁记得牢"帮助幼儿回忆儿歌儿歌内容。
(四)终极PK赛。
第一关:个人抢答。
第二关:团体接龙。
第三关:儿歌创编。
活动延伸:
1、用美的视角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圆,发现圆形的用途,体会圆形装饰物的美。
2、进行圆的联想绘画,汇编成"好玩的圆"故事书,在语言区进行讲述。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
1.运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泡泡机 ,增加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幼儿兴趣。
2.活动难度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
3.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4.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再稍加一点难度。
大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六
【活动意图】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而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的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幽默素质的前提。因而在一日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这几方面的培养,努力使幼儿的幽默感不断增强,使幼儿的生活更富于乐趣,为幼儿今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趣和乐观信念的人打好基础。活动"这个地方可真妙"就是在此理念基础上选择并设计的。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能用诙谐幽默的情感完整朗诵。
2、能跟据诗歌仿编,并体验创编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幽默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与诗歌内容相符,诗歌附后)
2.录音机
3、为幼儿提供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用来创编诗歌的道具。
【活动过程】
趣味谈话引出活动。
①教师:我有个朋友名字叫妙妙,他住在妙妙国。妙妙国的人特别可笑,他们做事总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手套穿在脚丫上,把铅笔养在鱼缸里,牵着笤帚去逛街,爸爸穿着高跟鞋,大晴天穿着小雨衣。您们觉得可笑不可笑?(说到这里孩子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②教师:前几天,我的朋友妙妙请我到他们妙妙国去旅游,到了妙妙国一看,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知道我都看到了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我把一些有趣的事情拍了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大图片。观察讲解并学习诗歌(诗歌附后)。
①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②大家说的太棒了,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举例并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诗歌)
③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语气(即诗歌内容)朗诵诗歌两遍,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④老师指图片与幼儿一起朗诵两遍。第一遍老师声音大些,第二遍老师声音小些,鼓励幼儿大声、开心的朗诵,朗诵的同时可自加幽默夸张动作,增加朗诵的趣味性。
⑤幼儿集体朗诵,并给幼儿录音。(把妙妙国有趣的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听,录完音后再放给幼儿听听,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⑥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
⑦每组推荐一名幼儿上前朗诵,大家一起点评出最有特点、最有趣的朗诵者。
3、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①教师:刚才那些只是我刚到妙妙国时看到的趣事,后来我又到了他们的商店、游乐场、幼儿园、公园、饭店,看到了更多有趣的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惊奇的说:"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猜猜我又看到了哪些奇妙的事?(幼儿根据想想自由回答)
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提醒幼儿就像我们刚才朗诵的诗歌那样。(幼儿的想象真的是太丰富了!例如)
③根据幼儿创编,幼儿分组将想象的内容组合成新的诗歌。大家一起朗诵,比比哪组的诗歌更有创意,更能让大家开怀大笑。
4、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是可以自己制造的。
①教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班也变成开心妙妙国?好,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要求是,你做的事是幽默滑稽的,但绝对是要安全的、不会影响到别人的。琴声响起时说明时间到,三分钟倒计时开始。(幼儿开始手忙脚乱的制造快乐了)
②教师弹琴,时间到。大家互看,这时教室里简直要笑翻了。扣错扣子的、把鞋套在手上的、把袜子顶在头上的、用脚丫画画的、倒着拿图书的、把手套放在琴键上弹琴的……(大家都说太可笑了!太开心了!我们班比妙妙国还有趣!)
③引导幼儿创编诗歌"我们大班可真妙!"
5、知道幽默是令人开心的事,但要注意时间场合。
①教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么可笑?
②教师:但有时你觉得可笑的事却会影响别人,或让别人伤心,所以幽默也需要动脑筋,你的幽默只有在时间、场合合适时,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延伸】
1、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保持幽默的心态。例如,孩子不小心把饭撒在了鞋上,我会说:"彬彬,你的鞋子是饿了吗?不过再吃可就变成船了。你还怎么穿它呀!下次小心了。"再例如娇气的婷婷不小心摔倒了,看她刚要哭我便说:"你趴在地上是和小蚂蚁在说悄悄话吗?你们说什么了?"她顿时破涕为笑。久而久之,孩子间出现了问题也会采用幽默的方式解决了。
2、每周开展一次幽默主题活动,内容主要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趣事、我的想象、趣味表演、幽默小品大家讲等。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发现快乐,留意快乐、制造快乐,形成快乐心态。
3、随机讨论。每当遇到问题时,请大家一起来讨论,怎样解决会让大家都开心。以提高幼儿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反思】
1、活动开始运用趣味谈话的形式,能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进入主题,并为后来的诗歌学习及想象创编打下了基础。
2、诗歌教授以整体教学为主,这样不会破坏整个诗歌的幽默气氛。使幼儿在朗诵诗歌时能朗诵出诙谐的感觉。
3、在学习诗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引导幼儿给诗歌加动作;给幼儿录音。这些都有效的增加了幼儿的朗诵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