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篇一:探索古文的魅力
教案名称:探索古文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古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古文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写作古文。
教学难点:
1. 理解古文的深层意义;
2. 运用修辞手法写作古文。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古文教材、黑板、彩笔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古文知识。
二、呈现(15分钟)
1. 教师以讲解和示范的方式介绍古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一篇古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小组讨论古文的魅力所在,并准备发言;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四、练习(20分钟)
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一篇古文的阅读和分析;
2. 学生交换作品,互相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展示(15分钟)
1. 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古文作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分。
六、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七、作业(5分钟)
1. 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回家完成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对古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学生通过分析古文的修辞手法,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是,学生在理解古文的深层意义和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篇三
教学目标 :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 示 台
一、课前准备
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
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篇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和了解童话,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件的方法,认识“申、介”等七个生字,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3.认识口字旁的字,能了解三组带口字旁的字的字义特点。
4.认识改正、增补、删除三种修改符号,了解三种修改符号的用法,会用三种修改符号,并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三组关于“理”的谚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谚语。
【教学重点】
梳理童话,了解其特点及阅读好处;学习形声字;认识并会用三种修改符号;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理解和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
②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收获。
③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读了三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童话的收获。
(2)交流第一个小朋友的话: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①小组学生围绕第一个同学的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的写作手法。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第一个小朋友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即拟人化的写法。(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采用拟人化的写法)
(3)交流第二个小朋友的话: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又会唱歌的鸟、聪明的蟋蟀、快乐的手推车、值得尊敬的蚁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①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生动、鲜明的形象。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第二个小朋友是从写法方面交流的。说童话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鲜明,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具体的描写。(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的想象很丰富)
(4)交流第三个小朋友的话:读童话,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板书 交流平台:童话给我们启示)
①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第三个小朋友从读童话故事的收获和童话的作用来谈的。
2.练一练,学运用。
(1)回顾课文,了解“拟人”。
①《去年的树》中的“拟人”: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飞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 “拟人”: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的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拟人”: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④《一块奶酪》中的“拟人”: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复杂的感情变化。
(2)回顾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①《去年的树》中的“人物”形象:从鸟儿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鸟儿的可爱、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中的“人物”形象:从大树的语言、动作中了解到大树的优秀品质。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人物”形象: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青头对朋友的关爱。
④《一块奶酪》中的“人物”形象: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
(3)回顾课文,交流收获。
①读《去年的树》的收获: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②读《那一定很舒服》的收获:从一粒种子的经历获得了奉献教育,明白了要做一个对别人
、对社会有用的人。
③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收获:从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④读《一块奶酪》的收获: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3.我拓展,我积累:你觉得还有哪些与童话有关的话题和同学交流?
(1)小组同学围绕童话进行交流,记录大家普遍感兴趣的某一方面。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①我觉得童话故事还能陶冶情操,比如读了《在牛肚子里旅行》我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读了《去年的树》我明白了好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②我觉得读童话故事一定要发挥想象,如读《去年的树》我边读边想象知道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它们真是好朋友啊!
③学了《蚁王》我还和同学表演了童话故事,真有趣!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出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探究交流了解童话中拟人的写法,使得交流的内容不再空洞,变得形象可感。】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 界——介(介绍) 踪——宗(祖宗)
忆——乙(乙方) 招——召(召开) 教——孝(孝顺)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读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①读了这些生字,我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是由熟字减掉偏旁变成的新字。
②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每组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近。(板书 识字加油站: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 每组的前后两个字读音相近)
(5)理解字义。
①举例指导:“孝”字可以组成词语“孝顺、孝敬、孝行、孝道”等,联系身边孝敬老人的行为,可以理解“孝”的意思是表示对长辈的孝顺尊敬。
②小组交流,理解其他几个生字。
③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6)巩固生字。
①出示生字,采用随机抽读或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巩固。
②鼓励学生用生字拓展组词,丰富词语积累。
申:申请、引申、重申、三令五申
召:召集、召唤、号召、应召、召见
宗:宗旨、正宗、宗亲、祖宗八代
介:中介、介绍、媒介、一介书生
乙:甲乙
孝:孝敬、孝顺、孝敬、披麻戴孝
2.练一练,学运用。
从这些生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伸 申
(1)老师( 伸 )手接过了我写的要参加足球队的( 申 )请书。
界 介
(2)老师指着地图给我们( 介 )绍说:“这里是祖国的边( 界 )。”
招 召
(3)我( 招 )手叫弟弟过来,神秘地告诉他今晚要( 召 )开家庭会议。
乙 忆
(4)爸爸回( 忆 )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到底是甲方得了冠军还是( 乙 )方得了冠军。
孝 教
(5)老师经常( 教 )育我们要( 孝 )顺父母。
3.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熟字能变成新字吗?
熟字去掉偏旁能变成许多新字,如:
摔——率(shuài) (率领) 惜——昔(xī) (昔日)
惹——若(ruò) (若干) 渣——查(chá) (检查)
例——列(liè) (排列) 挑——兆(zhào) (兆头)
(2)我拓展,我了解。
①了解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②了解形声字的分类。
a.左形右声:伸 招 忆 b.右形左声:攻 颈 削
c.上形下声:界 管 芳 d.下形上声:架 案 斧
e.外形内声:固 病 园 f.内形外声:闷 问 闻
g.形在一角:裁 载 栽 h.声在一角:醛 渠
③了解识字方法。
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3)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几组文字的分析,引出对形声字分类的复习和部件识字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相同偏旁的字。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咬 叼 嚼 叫 喊 嚷
咽 啃 口 吼 吵
吞 含 啼 唤
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①小组交流: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②代表汇报,教师小结:这些字都带有“口”字,都与“口”或声音有关系。
a.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和口有关的动作:
与吃的动作有关——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吃的动作有关)
与叫唤的动作有关——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叫唤动作有关)
b.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模拟声音的:
与声音有关——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板书 词句段运用:与声音有关)
2. 练一练,学运用。
比一比,给下面的字组词。
吞( ) 吵( ) 呜( ) 叼( )
含( ) 咬( ) 唤( ) 啼( )
3. 我拓展,我积累。
(1)小朋友,你还知道木字旁的字吗?
杆 杖 标 栋 棵
梅 枝 椅 柱 楷
柳 柏 松 槐 树
椿 枸 杞 桂 桔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提手旁:扎 扒 打 扑 扔 托 扫 扩 扣 扛 扱 扬 执 扙 抛 扭 拟
心字底:忌 忍 忐 忑 忘 志 忽 念 怂 态 忠 急 怒 思 怨 怎 总
三点水:汉 汇 汁 池 汗 汲 江 汤 沟 沪 沥 没 汪 浅 沮 泪 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口字旁的几组字都具有相同的偏旁,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了在分类中鉴别的方法,增长了知识。】
(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一读,找规律。
(1)谈话激趣:人生了病就得去看医生,那句子生了病也要去看医生,谁愿意成为帮它们治病的医生?看看,你们都愿意成为为句子看病的医生,多有爱心的孩子啊!不过,当医生光有爱心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本领。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句子“医生”。
(2)认识病句,学习本领。
①了解病因——认识常见病句的类型。
a.句子不完整。例如: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
b.用词不当.例如:我们要热爱花草树木。
c.前后矛盾.例如:今天早晨,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
d.重复累赘.例如: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答出来了。
e.词语搭配不当。例如:我的家乡是北京人。
f.次序颠倒。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
g.常识性错误。例如: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
②学习医术——寻找病因。
a.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理清关系。
b.反复默读后就得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认真分析,根据症状进行分析,找出病因。
c.给句子看病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③学习医术——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a.“加”。对于“句子不完整”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例: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可改为:小明是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b.“换”。对于“用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换”的方法,把用错的词换成该用的词。例:我们要热爱花草树木。应把“热爱”改成“爱护”。
c.“删”。对于“重复累赘”和“前后矛盾”的句子,用“删”的方法,可以把多余的词语或矛盾的部分删去。例: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答出来了。可将句中的“最后”和“终于” 删去其一。今天早晨,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全班同学都来了”和“只有李晓雨还没有来”删去其一。
d.“调”。对于“次序颠倒”的句子,可以用“调”的方法,把不合理的词语顺序予以调整。例: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将句中的“语文”和“我”调换一下位置即可。
e.“改”。“词语搭配不当”和“常识性错误”的句子可以用“改”的方法,使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例: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把“春天”改为“夏天”就行。
(3)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板书词句段运用: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②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③你知道怎样利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吗?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改正符号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增补符号在增补字词时使用,是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删除符号在多余部分的删除时使用。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课件出示:
老师以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②这道题是指导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想修改病句,首先应该找出病因。(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
a.第一句使用别字。已经表示过去了用“已”。
b.第二句用词不当。衣服可以用穿而帽子只能用戴。
c.第三句分类不当。西瓜是水果类的不是蔬菜。
③学生交流,修改病句,教师小结:
老师以经走了。
老师已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和西红柿。
④找到病因后,我们再看书中运用了什么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我们从中认识了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的三种修改符号。
2.练一练,学运用。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我们家离学校很进。
②今年爷爷家种了玉米、麦子、大豆、高粱、松树等粮食作物。
③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学生读句子,用修改法号完成修改,相互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3.我拓展,我积累。
(1)小组交流,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修改符号还有很多,常见的有:
(4)教师总结:修改病句对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虽是刚起步,但只要大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再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巩固、加深,那么,“会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也就水到渠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练习中使学生掌握了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
(四)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①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③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读一读这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这几句都是关于明理的谚语。(板书 日积月累:明理的谚语)
(5)理解谚语的意思。
①小组交流,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谚语的意思,并交流受到的启发。
②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a.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不时常拨弄就不明亮,道理不经过辩论就不明晰。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无道理任何地方都行不通。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c.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强弱在于谁的力量大,但长远的胜负还得看谁更讲道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6)学生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2.练一练,学运用:选择上题中的谚语填空。
(1)小刚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明,小明气呼呼地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2)我和弟弟闹矛盾了,爷爷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凡事都要讲道理。”
(3)今天的辩论会开得很成功,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真是(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3.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谚语?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朗读积累:
①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②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③天下的弓都是弯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通过所学课文的具体句段,帮助学生理解童话,交流童话,更具有说服力。修改病句,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较快地了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引导学生认识病句、寻找病因、学习修改、认识符号、学会运用、典型练习,层层推进,减低难度,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课堂练习过于单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寓教于乐,把枯燥的练习,变得好玩有趣。
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篇五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个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预测的作用。“识字加油站”通过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识字。“词句段运用”中共有三部分内容: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发现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类似的成语、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通过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听、说、读、积累的能力。学生通过交流能梳理自己的收获,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能从谚语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教学“交流平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交流一边读一边预测带来的阅读新体验。教学“识字加油站”时,让学生自主复习查字典的方法。教学“词句段运用”,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多音字和含有数字的成语。通过读句子,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位置时引号的用法。教学“日积月累”,要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范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
【知识与技能】
1、交流“预测”的作用,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认识7个生字。
3、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读音,读成语,发现成语的特点,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4、朗读、背诵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提升自己“预测”的能力。自主探究,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协作的道理。
重点
能把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和同学交流。
难点
1、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引号的用法。
2、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典。
学生:收集一些含有数字的成语和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写写自己关于预测的收获。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预测的作用。
2、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3、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重点:
1、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难点:交流预测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展示人物,请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老屋的插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的插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的插图——《小狗学叫》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这些课文的体会。
3、围绕“预测”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预测: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让我们读书更仔细。
有选择性地看自己喜欢的书。
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享受猜测的乐趣。
证明自己是否有当童话作家的潜质。
……
二、识字加油站
1、投影展示下列词语。
字典??基础??阁楼
佳节?盲人?唐朝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师:遇到不会认的字,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认半边,但是可能不准确。最好的办法是查字典,用哪种查字法呢?
4、复习部首查字法。
5、学生查字典,找到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注在书上。
6、全班齐读加点的字。
7、教师检查。
三、日积月
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
2、学生自由练读。
3、同桌之间读俗语,说说俗语的意思。
4、指名读,集体正音。
5、你最喜欢哪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4句俗语)
(1)人心齐,泰山移。
①指名读。
②出示“移”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大家移一移坐的椅子,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块大石头,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如果是一座大山呢?凭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
③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说说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④教师总结:这句话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①指名说意思。
②教师总结: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①认识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②老师讲谚语的来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过一个诸葛亮。比喻集体的智慧大,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过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①理解“篱笆”的意思。
(篱笆就是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挡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
②理解句子的意思。
一个篱笆墙,需要有几根木桩帮它夯实或支撑,篱笆才能立得结实牢固,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把事情办成办好。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6、指名说说你从这4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7、指名读、分排读、齐读,然后尝试背诵。
8、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团结有关的俗语,教师汇总。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9、学生自由读这些俗语,并将俗语摘抄到积累本上。
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在交流中,能清楚地告诉对方拿手本领好在哪里?如何做?
2、能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4、积累有关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
5、看图说成语,积累带数字的或带“大”“小”等方面的成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许多本领,说说看,你有什么本领?你最拿手的本领是什么呢?
总结:小朋友们真棒,听你们说着自己的拿手本领,我的心都痒痒,我也真想学一学。今天,我们就将来说说自己最拿手的本领,教教别人你的拿手本领。
二、创设情境,示范引路
1、今天,我们学校的记者团也要举行一个“比一比,谁的本领最拿手”评选活动。来,我们去看看比赛现场吧!
2、教师扮演记者,请另一个同学接受采访。
3、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认为刚才同学的表现如何?
4、在评议中小结并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明确交际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
5、同学们,比赛还在进行,你们想报名参加吗?不过,要想取得好成绩,充分准备很重要哦!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6、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选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展示),大家评议。
评出谁的本领最拿手!颁发“能手奖”!
三、总结谈话
看来,我们班个个是小能手,而且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只有爱学习,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今天,我们又学到了新的本领,回家后可以向父母展示一下,好吗?